重庆大学考研力学分数线

医学考试网(分数线)2025-05-11 04:44:04点击:13623

2022年重庆大学研究生分数线高400分最低170分。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分数线,按照所报考专业的重庆大学合格基本分数线总分下降20分,单科分数不变执行。参加全国统考且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报考学科(专业)分数线总分下降10分,单科分数不变。

工学照顾专业: 力学、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

考研复试分数线:

考研复试分数线是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的最低分数要求,参加硕士研究生网上调剂的最基本要求。中国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分为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和34所自主划定分数线高校划定的分数线。

对于考研复试分数线,不同的考区和不同的专业与学科都不一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的最低要求标准,参加硕士研究生网上调剂的最基本要求。

重庆大学23考研分数线:建筑学专业是370分、金融专业是385分、电子信息专业是360分等。

2023年招生简章及专业变更:

1、2023年学校计划招收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00余名(含推免生)、各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

2、公共管理学院:(全日制)040200心理学23年停止招生。

3、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814英语翻译与写作变成814英语语言文学综合。

4、艺术学院:艺术学院23年新增130200音乐与舞蹈学【学硕】。

5、土木工程学院:853流体力学一变为847流体力学。

6、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软件专硕电子信息,考试科目由往年的英二数二改为英一数一。

7、马克思主义学院:65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调整为65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881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为8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综合。

8、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专硕:23届开始学生必须赴国外高校学习1~年(费用自理),并达到双方硕士学位颁发条件。

重庆大学简介: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现有硕士、博士研究生21000余人。共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群3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38个。

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及各类研究基地180余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11计划”)5个。

部分专业的分数线就是在建筑城规学院里面的建筑学的分数线是370分,在城乡规划学的分数线是350分,在风景园林学是320分,在城市规划的分数线是360分,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金融是385分,工商管理是375分,应用经济学是380分。

备注:

1、工学照顾专业。

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核科学与技术(0827)等。

2、参加全国统考且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报考学科(专业)分数线总分下降10分,单科分数不变。

3、凡符合教育部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请按照学校相关通知向学校研招办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本分数线为考生进入学校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各学院可在不低于本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生源和计划情况确定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分数线(二次划线)。

重庆大学简介:

1、重庆大学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高校。

2、该大学入选“卓越大学联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

3、截至2021年12月,重庆大学有A校区、B校区、C校区和虎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

4、学校设有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有7个学部35个学院,4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分数线

重庆大学力学考研经验

个人情况介绍:

我的初试成绩为:政治:69分,英语:81分,数学114分,材料力学(846):150分,总分为414分。

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863 工程力学一(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第五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教出版社1997年7月

《机械振动》(上册)郑兆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年5月

《材料力学》(第三版)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弹性力学》(上册)徐芝纶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往年复试分数线

2022年复试分数线:300/45/70

2021年复试分数线:300/45/70

2020年复试分数线:300/45/7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大学080100力学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很稳定没有变过,均为300分。

往年录取分析

从往年录取情况来看,重庆大学力学学硕近几年均有调剂名额,录取平均分在350分左右,录取名单中327-351分数段的人最多,因此,报考重新大学力学学硕的同学,想要上岸,初试分数需到350分+。

备考经验

正如你们所看的成绩单,我并没有觉得哪一科能拿得出手,除了专业课稍微好一点之外,那也是材料力学十分的友善罢了!但是既然考了满分,或许也有一些正确复习的方法吧!我也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帮助一些人少走一些弯路,争取再专业课上拿到自己理想的分数,为总分多贡献一点!公共课我就不写了,相信网上铺天盖地,自己寻找总结适合自己的!

资料

课本教材是重庆大学出版的材料力学

1. 如下图!

辅导资料是网上买的一整套,有课后习题的答案,真题及答案等好几本,大概180左右,我认为最大的价值不是资料,应该是你买了之后能进入群,有学长学姐给你答疑。我是很推荐的!

复习方法

首先,材料力学专业课大致情况!专业课初试一般考察很基础,但也很全面,需要你把教材复习全面,小到普通的概念!题型较前两年发生了点变化,选择题重出江湖,难度降低,几乎都是以往真题再现,只要你做过一两次真题,那么就绝不是问题。再者就是填空题,重庆大学材料力学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在填空题考概念问题,几乎都会考一两个,都是书上较典型的概念,如切应力互等定理、弯心、静位移等,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多加总结记录,考前背一背,其次就是作图题,就是一个简单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10分,分值很足但也很基础,送分题,没得说!再其次就是一个证明题,这个难度也不是很大,今年十分简单,好像是两端较支细长压杆临界轴力的推导还是什么记不得了!以往推导题考过切应力公式的推导、正应力公式的推导等,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公式的由来,而不只是会用,重大这个出发点,我认为蛮好的!然后就是最后部分,计算题,重大每年几乎都会重现书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记住,是原题重现,数据都不会变的那种!其他的题目也几乎是和书上的相似,并无偏难怪!所以我们需要尤其注重书本例题,习题和部分思考题里面的计算题!确保自己每个都会!拿下刘德华老师那本教材,120+至少是有了!

其次,开始时间问题!我相信大部分人本科阶段都是学过材料力学的,材料力学并不算难,难度最大的应该是结构力学。特别是对于重大的材料力学来说,如果你学过,并不是纯混,我认为不必开始复习过早,暑假开始是完全合适的,前期应该多把时间留给英语和数学,就我而言,但也因人而异,前期英语基础打牢,后面英语就可以不用多花时间了,就背一背单词(单词建议一直背到考试,我是在一直重复),练一到两篇阅读,并做好生单词记录和背诵,每天最多也就两小时,足以!暑假半天专业课,半天数学,晚上做会英语就可以了,九月之后开始复习政治的时候英语时间可以再削减一点,保证单词和阅读手感就行。

英语

考研英语和大学英语四六级我感觉关系不大,完全可以通过一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来掌握。英语不是突击一下就能解决的,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首先要学会背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一定要先学单词再学什么语法和技巧,我认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黄金循环的过程。所谓黄金循环,是从单词到长难句,从长难句到阅读,从阅读到题目,从题目到阅读,从阅读到长难句,最后由长难句再到单词的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是先背单词,尤其是高频词汇,一定是考了又考的单词,把单词背得差不多了,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了,再学习长难句,长难句掌握了,就可以开始做阅读了,开始做阅读一定是错的很多的,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把阅读真正理解,这个时候要看答案,看一个问题在文章中对应哪个长难句,再去把这个长难句彻底搞懂,对长难句中的单词重点记忆,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循环。

推荐书籍:

数学

第一遍真题是按年份做,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

第二遍是按知识点分类做,用的是李永乐的真题详解。

思路清晰,很快做对:直接划掉。模拟题是后期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利器,市面上的模拟题不少,有时间就尽量做,做的越多越好。其他的模拟题都大同小异,可以选择性地做,比如李永乐。

第二阶段全书:大三下结束后的暑假开始全书。微积分我用的是张宇18讲,微积分是大头,再加上自己的拖延症,我花了将近一个暑假才把18讲搞定。到了快开学的时候开始的线代,我用的是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概率我直接用的李王的复习全书。

政治的主场是肖四出来以后,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政治的,去年好像是12月10号多一点出来的,在没拿到纸质版之前先跟这电子版开始背,留给肖四的时间不多,到考试也就最多半个月!

再者,也是重点吧!讲讲我自己的复习点!供参考!我大二上期学过材料力学,学得也很拉垮,考了75。我属于是暑假开始复习材料力学的,在复习前我也了解了真题考察的大致情况,就如我说的那样。所以,在第一遍复习时,我就知道自己的方向,做到很详细,注重理解一些概念和公式推导,看完一章,我就在笔记本上做一遍课后习题,做好记录,按作业要求那种,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第一遍的时候呢,我是建议同学们以课本为主,尽量不要拓展太多,基础阶段刘德华老师的书是重中之重。特别说明一下,我是自学的,几乎没有观看视频学习,唯一的就是报个一个瞌睡哥的基础班,个人认为,如果基础不大好,可以跟着瞌睡哥一起学!本科期间学得很好,自学是完全可以的,我属于是自学!因为没怎么看过其他教学视频,所以也不能给各位推荐,抱歉!这个过程比较慢,因为需要做大量的课后习题!但也请认真挨个做好!这就是我第一遍的过程!

第二遍,对一些比较难的例题、习题和证明题二刷并做好记录!第三遍重温教材,注重细节和理解,开始总结并对概念问题做好笔记用来最好背诵!对于教程,我是过了许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在这些完成的时候,差不多10月开始,我就开始刷真题!每天至少一套,到最后考试前是刷了两遍!勉强合适!

专业课是一个体系化的学习过程

1、任何专业课的复习都面临着时间压力。很多同学都会疯狂刷题,每天如此,其实这种复习方法看似有效,实则却非常低效。由于考研题目大抵是考察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仅仅依靠刷题是行不通的,关键是要梳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复习参考书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知识框架才是专业课复习的基石。2、考研中分值最大的题目几乎都是综合性题目或者应用型题目。此类题目中包含着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大家只有在脑中确立了知识点的联系才能解答,才不会遗漏题目中的考点。3、虽然专业课考题各不相同,但是通过研究不同题目可以发现,题目的解答存在特定套路。大家在复习时需要研究题目的答案,熟练掌握解答套路。

对于考重庆大学力学的同学,我希望同学们真的要以刘德华老师的课本为主,时间宝贵,不由得我们浪费!其他的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给你们推荐一本书:郭应征的材料力学提要与例题解析!我是在二刷的时候顺带简单看了一下他书本上的例题,提升自己的能力,并没有下大功夫去做!

利用好历年真题

我选的这个学校的历年原题都有网上都有的,基本上从开始招收研究的那一年的真题就有的,而且重复的地方还不少,这也算是我选这个学校的一个原因吧。

由于真题的数量足够多,而且专业课的题目有不少的重复,可以将历年真题做个整合,分门别类地整理出各个科目的历年真题,心中会对专业课有个大概的了解。

大家可以参照这个方法,花上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做个宏观的估计,只看题目,只研究知识点,不看答案,把相关的题目和知识点归拢一下,看看是否有所收获。

考研这个事情,确实是个大事情,不过再大的事情,也都是由无数个小事情组成的。

我做事情喜欢从宏观到微观,先做宏观的分析,如果这都不行的话,就直接放弃(很多学校,是不按照既定套路出题的,知识点经常考出大纲之外,这点其实也正常,考研毕竟是个选拔性考试,不是一个通过性考试的);

微观上,就是梳理知识点了,按照学的时候的重点慢慢梳理,每个学校的重点大差不差,偶尔有不一样的地方,全都背下来就好了。

最后就是宏观和微观结合,把真题当作考题,完完全全地答一遍,可以对照书,也可以找同学或者学长、学姐甚至是老师,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说不定,你这道题目或者这道题目的知识点,就会出现在试卷上。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考试的时候,分分秒秒都非常宝贵。个人经历而言,考大题的卷子,一般时间是非常紧凑的,不会有很长时间去检查的。

(我考试的时候记得当时是3个半小时的总时长,我剩了15分钟答完了卷子,但是从头到尾还没有看完,就面临着收卷子了。)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完完全全地审题,仔仔细细地答题,做到笔落无误才可以,不然等着检查的时候发现问题,肯定是为时晚矣。

同时也要答到相应的位置,有些题目需要答到指定的位置才能得分,阅卷时才能被阅卷人看到,尤其是从几门课选出几门课的卷子,更应该仔细看清楚在哪里答题,不然真的就白答了。

这种准确精准与笔落无误则是建立在日积月累上的,平常复习和准备的时候,不可以差不多就好了,也不能概念之间模糊,更不能张冠李戴。

【最 后】

“考研就像是在一间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自己洗干净了没有,只有一直洗一直洗,等到天亮了,你就知道自己洗干净了没有”确实如此,对于每个考研人来说,需要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尽管暂时看不到结果,但当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我相信你是笑的最灿烂的那个!考研是一场长跑,希望每个人可以坚持下来跑到最后!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四川省:清华大学理科680分、文科615分;北京大学理科686分、文科639分;国防科技大学624分;电子科技大学645分入围25人;重庆大学619分。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重庆市:清华大学物理类683分;北京大学物理类690分、历史类672分;电子科技大学646分入围15人;重庆大学631613分、历史学类626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50分、化学637分、工程力学628分、生物科学629分、基础医学647分。

强基计划招生办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2007年 省名 专业名称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重庆 英语 理 568 560 重庆 法学 理 575 549 重庆 公共事业管理 理 555 550 重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 598 576 重庆 经济学 理 570 557 重庆 市场营销 理 574 556 重庆 行政管理 理 563 554 重庆 广播电视新闻学 理 557 557 重庆 新闻学 理 562 556 重庆 电子商务 理 568 549 重庆 工商管理 理 584 568 重庆 会计学 理 585 571 重庆 金融学 理 581 579 重庆 人力资源管理 理 565 557 重庆 物流管理 理 582 571 重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 564 551 重庆 财务管理 理 583 555 重庆 房地产经营管理 理 581 561 重庆 工程管理 理 594 553 重庆 工程造价 理 611 579 重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 566 551 重庆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 573 553 重庆 统计学(金融与精算) 理 594 567 重庆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 566 549 重庆 应用物理学 理 602 549 重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 586 549 重庆 车辆工程 理 593 559 重庆 工业工程 理 559 550 重庆 机械电子工程 理 574 553 重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 597 561 重庆 测控技术与仪器 理 577 549 重庆 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 567 549 重庆 光电信息工程 理 570 557 重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 609 549 重庆 冶金工程 理 572 553 重庆 核工程与核技术 理 574 551 重庆 热能与动力工程 理 600 553 重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理 598 565 重庆 电子信息工程 理 578 550 重庆 通信工程 理 620 560 重庆 自动化 理 588 549 重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 585 550 重庆 网络工程 理 626 549 重庆 信息安全 理 596 550 重庆 软件工程 理 602 553 重庆 城市规划 理 604 590 重庆 建筑学 理 625 599 重庆 景观建筑设计 理 595 585 重庆 测绘工程 理 584 550 重庆 土木工程 理 614 571 重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 585 558 重庆 环境工程 理 573 559 重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 575 553 重庆 材料化学 理 566 551 重庆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 569 549 重庆 药学 理 562 551 重庆 应用化学 理 567 549 重庆 制药工程 理 570 557 重庆 生物工程 理 593 561 重庆 生物医学工程 理 570 552 重庆 安全工程 理 566 551 重庆 采矿工程 理 564 517 重庆 工程力学 理 568 553 重庆 环境科学 理 580 560 重庆 冶金工程 理 572 553 重庆 核工程与核技术 理 574 551 重庆 热能与动力工程 理 600 553 重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理 598 565 重庆 电子信息工程 理 578 550 重庆 通信工程 理 620 560 重庆 自动化 理 588 549 重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 585 550 重庆 网络工程 理 626 549 重庆 信息安全 理 596 550 重庆 软件工程 理 602 553 重庆 城市规划 理 604 590 重庆 建筑学 理 625 599 重庆 景观建筑设计 理 595 585 重庆 测绘工程 理 584 550 重庆 土木工程 理 614 571 重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 585 558 重庆 环境工程 理 573 559 重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 575 553 重庆 材料化学 理 566 551 重庆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 569 549 重庆 药学 理 562 551 重庆 应用化学 理 567 549 重庆 制药工程 理 570 557 重庆 生物工程 理 593 561 重庆 生物医学工程 理 570 552 重庆 安全工程 理 566 551 重庆 采矿工程 理 564 517 重庆 工程力学 理 568 553 重庆 环境科学 理 580 560 重庆 冶金工程 理 572 553 重庆 核工程与核技术 理 574 551 重庆 热能与动力工程 理 600 553 重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理 598 565 重庆 电子信息工程 理 578 550 重庆 通信工程 理 620 560 重庆 自动化 理 588 549 重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 585 550 重庆 网络工程 理 626 549 重庆 信息安全 理 596 550 重庆 软件工程 理 602 553 重庆 城市规划 理 604 590 重庆 建筑学 理 625 599 重庆 景观建筑设计 理 595 585 重庆 测绘工程 理 584 550 重庆 土木工程 理 614 571 重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 585 558 重庆 环境工程 理 573 559 重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 575 553 重庆 材料化学 理 566 551 重庆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 569 549 重庆 药学 理 562 551 重庆 应用化学 理 567 549 重庆 制药工程 理 570 557 重庆 生物工程 理 593 561 重庆 生物医学工程 理 570 552 重庆 安全工程 理 566 551 重庆 采矿工程 理 564 517 重庆 工程力学 理 568 553 重庆 环境科学 理 580 560 2006年省名 专业名称 科类 最低分 平均分 备注 重庆 安全工程 理 568 重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 568 重庆 材料化学 理 569 重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 569 重庆 材料物理 理 568 重庆 财务管理 理 572 重庆 采矿工程 理 531 二本批次录取 重庆 测绘工程 理 571 重庆 测控技术与仪器 理 568 重庆 车辆工程 理 575 重庆 城市规划 理 599 重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理 574 重庆 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 568 重庆 电子商务 理 569 重庆 电子信息工程 理 568 重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 572 重庆 法学 理 573 重庆 房地产经营管理 理 575 重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 576 重庆 工程管理 理 569 重庆 工程力学 理 579 重庆 工程造价 理 590 重庆 工商管理 理 583 重庆 工业工程 理 568 重庆 光电信息工程 理 569 重庆 广播电视新闻学 理 573 重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 587 重庆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 568 重庆 环境工程 理 571 重庆 环境科学 理 575 重庆 会计学 理 589 重庆 机械电子工程 理 569 重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 575 重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 570 重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 568 重庆 建筑学 理 607 重庆 金融学 理 584 重庆 经济学 理 574 重庆 景观建筑设计 理 600 重庆 热能与动力工程 理 568 重庆 人力资源管理 理 571 重庆 日语 理 569 重庆 软件工程 理 568 重庆 生物工程 理 585 重庆 生物医学工程 理 575 重庆 市场营销 理 573 重庆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 569 重庆 通信工程 理 582 重庆 统计学 理 568 重庆 土木工程 理 583 重庆 网络工程 理 568 重庆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理 568 重庆 信息安全 理 568 重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 571 重庆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 568 重庆 行政管理 理 573 重庆 药学 理 568 重庆 冶金工程 理 568 重庆 应用化学 理 568 重庆 应用物理学 理 577 重庆 英语 理 571 重庆 制药工程 理 575 重庆 自动化 理 568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分数线

1、 重庆——高校专项计划——物理类——528——630——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637————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格式:省份——类别——科类——控制线——录取线——专业——最低分——平均分——备注)

2、 重庆——高校专项计划——物理类——528——630——工科试验班(工程与能源类)——631————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3、 重庆——高校专项计划——物理类——528——630——理科试验班(数学与物理类)——630————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4、 重庆——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28——638——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647——649——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5、 重庆——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28——638——工科试验班(工程与能源类)——639————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6、 重庆——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28——638——理科试验班(数学与物理类)——642————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7、 重庆——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28——638——人文科学试验班(法学与新闻类)——638————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8、 重庆——民族班——物理类——528——624——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636————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9、 重庆——民族班——物理类——528——624——工科试验班(工程与能源类)——629————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10、 重庆——民族班——物理类——528——624——理科试验班(数学与物理类)——630————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11、 重庆——民族班——物理类——528——624——人文科学试验班(法学与新闻类)——624————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12、 重庆——普通类——历史类——538——612——经济学类——616————选科要求: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13、 重庆——普通类——历史类——538——612——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25——629——选科要求: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14、 重庆——普通类——历史类——538——612——人文科学试验班(法学与新闻类)——618——622——选科要求: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15、 重庆——普通类——历史类——538——612——外国语言文学类——612————选科要求: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16、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27——工科试验班类(生化类)——627————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17、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633————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18、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工科试验班(工程与能源类)——620————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19、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工科试验班(管理类)——625————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工科试验班(环境类)——619————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1、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建筑类——637————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2、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经济学类——634——637——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3、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理科试验班(数学与物理类)——632————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4、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35——638——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5、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人文科学试验班(法学与新闻类)——635————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6、 重庆——普通类——物理类——528——619——外国语言文学类——632——633——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7、 重庆——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528——616——工科试验班(中外合作培养类)——616————选科要求: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大学官网-历年录取分数查询

重庆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如下:

北京:不限专业组625分、物理组620分、中外合办610分;

浙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40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38分、理科试验班647分、工科试验班(环化健康类)642分、工科试验班(工程能源类)644分、工科试验班(电气信息类)647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645分;

广东:历史类593分、物理类608分;

湖南:历史类598分、物理类591分中外合办;

江苏:历史类594分、物理类606分;

广西:理科587分、文科615分;

宁夏:文科559分、理科534分;

山西:文科575分、理科582分;

黑龙江:文科563分、理科574分;

江西:文科594分、理科585分;

山东:567分;

重庆:历史类584分、物理类538分(预科班);

辽宁:历史类608分、物理类590分(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

福建:历史类603分、物理类613分、中外合办604分;

天津:650分;

海南:701分;

安徽:理科616分、中外合作办学607分,文科594分;

陕西:文科587分、理科587分;

河北:历史类613分、物理类59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青海:文科535分、理科548分;

四川:理科619分、中外合办610分、民族班613分,文科601分;

甘肃:文科564分、理科557分、理科预科班452分;

湖北:历史类597分、物理类594分(国家专项)。

贵州:文科630分、理科民族班578分、理科580分。

重庆大学2021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如下说明。

1、重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在重庆本科批物理类录取线为619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建筑类637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12分,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35分。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为638分。

2、安徽省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62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建筑类633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38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40分。

3、河南省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63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建筑类和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642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34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37分。

4、四川省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62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建筑类636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07分。

5、北京不限类录取分数线为617分,物理类录取线为615分。

6、浙江不限类录取分数线为652分,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39分。

7、天津不限类录取分数线为656分,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51分。

8、河北本科批物理类录取线为62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建筑类633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20分。

9、在湖北本科批物理类录取线为629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35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22分。

10、辽宁本科批物理类录取线为636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645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27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大学

考研力学培训

有很多的嘛,比如说西南交大附近就有个交大博民教育,他们就有西南交大的专业课培训,应该还是多不错的。

1 理论力学考研的好课程有很多。2 原因是理论力学是考研数学的重要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因此选择好的课程可以帮助考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和技巧。3 推荐的好课程有:陈红雷老师的《力学基础》、罗霄老师的《理论力学》、张慧宇老师的《理论力学》等。这些课程对于理论力学的基础概念和方法有很详细的讲解和例题讲解,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力学的知识点,提高考试的得分。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理论力学的考研辅导班,这些辅导班通常有精选的资料和高质量的讲师团队,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全面的备考支持。

针对理论力学考研,最好的课程是《理论力学》。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基本定义、基本模型、基本计算方法等。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既包括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包括实际应用的实例和计算方法。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基本定义、基本模型、基本计算方法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熟悉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定理,并能够熟练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熟悉力学的基本模型和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这门课程,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课堂讨论、完成实验作业、参加考试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基本定义、基本模型、基本计算方法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要注意练习解题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力学考研培训

材力考研不是很难的,各部分的内容相对都比较独立,考试的时候大都是各部分的内容拼盘式的出题,只要掌握好了相对独立的各部分的话,考个好点的成绩还是很容易的,不过材力的公式比较多容易记混,需要耐心细致的梳理,把课本上的概念理解透,还是需要一定的精力的,有一份大工的材力的大纲,需要的话可以发给你,希望能够帮到忙。

力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是有关力、运动和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宏、细、微观力学性质的学科,研究以机械运动为主,及其同物理、化学、生物运动耦合的现象。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学科。它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固体、液体及气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一、走进力学专业的大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目标:力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是有关力、运动和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宏、细、微观力学性质的学科,研究以机械运动为主,及其同物理、化学、生物运动耦合的现象。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学科。它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固体、液体及气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力学可区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或物体的静止问题;运动学只考虑物体怎样运动,不讨论它与所受力的关系;动力学讨论物体运动和所受力的关系。现代的力学实验设备,诸如大型的风洞、水洞,它们的建立和使用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项目,需要多工种、多学科的协作。二、力学专业可以报考哪些院校呢?中国办有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有: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按照学科评估排名【如需要查看各院校备考方法,可以点击对应学校查看详细备考经验及方法】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10001 北京大学10003 清华大学A-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10698 西安交通大学A-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56天津大学10141大连理工大学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历年考研国家线对比 + 备考指南:工学考研:历年分数线备考分析及指导为同学们准备了《22考研全年备考规划》,从基础择校到各学科备考,从干货分享到直播解读,应有尽有!点击领取>>以上就是猎考小编整理的“各院校力学专业考研初试和复试备考方法详细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对正在备考2022考研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针对理论力学考研,最好的课程是《理论力学》。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基本定义、基本模型、基本计算方法等。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既包括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包括实际应用的实例和计算方法。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基本定义、基本模型、基本计算方法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熟悉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定理,并能够熟练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熟悉力学的基本模型和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这门课程,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课堂讨论、完成实验作业、参加考试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基本定义、基本模型、基本计算方法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要注意练习解题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也是铁院的,哥们,这要看你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了,个人建议你考材力.

毅力学院考研分数线

自考可不可考研?自考考研好不好考?自考本科后可不可以直接考研可以。但你要提前与你要报考的大学联系,主要是要咨询该学校对同等学力考研是否有限制,因为有的大学(以211工程中的优秀大学为主)是不收同等学力(自考,函授,远程教育,成人高考等非全日制本科)的学生的,但是也不要太担心。一般性的大学是没有太大的限制的,可以报考。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是全日制大专生,在毕业两年以后可以直接考研。总之,不管是不是211工程重点大学,对同等学力的学生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复试方面,会比对全日制本科生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自考本科生考研注意事项第一,看清报考条件自考生考研分两种情况:自考本科毕业生不论是否取得学位,都能报考。而专科毕业生必须至少工作两年才有资格报考,有的学校还有附加条件,如发表论文或通过自考本科主干课程等。自考生考研报名时有一些前提条件,考生可要看清楚。第二,积累扩充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自考生考研,由于以前的知识宽度、深度、新颖性不足,知识面要迅速扩充,对报考一些名校更是挑战。题目难度大也是拦路虎。第三,提前了解院校情况据了解,各校对自考生考研的要求不同,考生应提前向要报考的高校研招办咨询。实行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后,考生资格审核改在摄像、领取准考证和复试时进行,不符合条件的自考生有可能在复核时才被发现。第四,把握办理时间自考一般每年会办理两次毕业,上半年申请的考生领证时间为7月份,下半年的一般为1月份。考生如果论文成绩已通过,即使下半年才申请本科毕业,也有机会在复试前拿到毕业证,跨越门槛条件,学校可能会接受自考办证明。但如果还有论文未做,学校很可能不会允许报考。

自考本科考研难度与通过率与报考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最为简单,非全日制研究生难度较大,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可以免统考,但对英语基础要求相对较高。具体详情如下。一、自考本科可以报考哪种在职研究生?1、非全日制研究生:专科及以上学历可报名,自考本科是本科学历,所以也可以报考。2、同等学力申硕:专科及以上学历可报名,后期申硕统考本科学历有学士学位满3年可报。自考本科如果没有学士学位,可报名研修班学习,不能参加后期统考;如果有学士学位证,可进行申硕,在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3、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一般要求本科有学位可报,部分项目专科、本科无学位也可报名。二、报考哪种在职研究生,成功率大?1、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需要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参加全国初试和院校复试,考试难度大,名校竞争更加激烈,更适合学习基础较好的学员报名。2、同等学力申硕:没有入学考试,提交报名材料,院校审核通过后就能入学。后期的申硕统考相对简单,考试科目少,只有两门,外语和学科综合;满分100分,每科考60分及格即可,单科考过后成绩即能保留,只需再考未通过科目即可,且有多次补考机会。对于考生来说,同等学力申硕可以免试入学,名校也没有竞争压力,考试简单,毕业难度降低许多,成功率更高。点击进入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入口3、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不用参加国内统考,一般经过资料审核或者面试笔试就可入学。修够院校要求的学分,部分院校要求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获得国际硕士学位证书。点击进入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报名入口通过以上分析,同等学力申硕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三、招生院校有哪些?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类型:同等学力招生专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对外经济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2、中国人民大学招生类型:在职课程培训班,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金融学(国际硕士)、企业管理、法学、管理社会学、新闻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家庭心理研究等。3、华北电力大学招生类型:同等学力、非全日制招生专业: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法学、电气工程、软件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点击查看更多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一、 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21年长安大学土木分数线是初试320,复试616,但22年的分数线飙升,初试340,复试646,尤其22年数学要比21年难,但是分数线却提高了不少,复录比也从涨到了。当然,还有一大批同学初试成绩过了340,因为数学没过80,英文没过40的院线,连复试机会都没有,比如一位同学总分400+,英文没过线。陕西数学判卷并不像网上说的那么水,认识很多研友数学没到80,非常出乎意料,我觉得是因为这里判卷没有步骤分,当然也有人说有步骤分,这个问题,如果报考这里,考完试自己对一下答案,再等到出成绩时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不过还是善意的提醒,小心判卷的标准导致数学成绩出乎意料。

长安大学确实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土木强校,不像同济考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他只考结构力学,而且不考矩阵位移法及之后的内容,所以复习起来会很轻松,所以也是大家都来报考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一校三区,22年一个招生182人,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并且他不会歧视本科,每年都有二本考上的,甚至还有专升本的同学。这也就导致竞争激烈,据估计二战三战甚至四站的同学大约占比65%,所以想要考这里还是要加把劲儿的。

虽然长安大学是一校三区,最终录取时候,三个校区统一划定一个分数线,只有超过这一分数线的同学才可以留在长安大学,之后才看一志愿报考校区,也就是所谓的保护第一志愿。所以哪怕一志愿报威海,威海没招满,总成绩不达标,也照样会被刷掉。当然如果有实力,报哪个校区都无所谓了,如果就是想上长安大学,对于专业要求不高的话,力学相对容易很多。

至于23考研,分数线会升会降,这个不好说,可能有人看见22年分数线太高,就去考别的学校了,也有可能今年被刷下的一批人再战长安大学,以及随着考研人基数的增多,会有更多的人报考这里,接着抬高分数线。

整体复习规划

4-6月,基础阶段:通读全书考点章节,注重理解各知识点概念,课后做少量习题帮助理解,下午和晚上是学习专业课的黄金时期,建议每天至少花2小时在专业课上。

6-8月,该阶段应该熟练掌握各个考点的概念,快速画弯矩图、取最简基本结构等技能应滚瓜烂熟。请至少花2小时在结构力学上,这可比英语政治得分容易的多。

8-10月,强化阶段:熟练掌握对称性简化等技巧,无穷刚度杆、弹性支座等特殊情况下的计算。这需要通过大量习题才能掌握,建议每天3小时以上的训练。

10-12月,冲刺阶段:建议两天一套真题,掌握真题题型,命题角度,通过真题来查漏补缺,系统回顾所有知识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1. 不用太着急赶进度,概念是重中之重,反反复复的回看概念,重在理解。

2. 无论处在哪个复习阶段,碰到不会的内容请立马查漏补缺,不能拖沓。

备考建议

我建议最迟5月份得开始高数学习,同时英语单词也得跟着记。英语和数学是贯穿整个考研周期的!6月英语阅读得加入学习内容中,7月份之前数学得完成第一轮复习。7~9月,数学完成强化,例如张宇1000题得刷完了,专业课也得完成第一遍学习。9~10月,政治加入学习计划,推荐徐涛的强化网课,可以当休闲娱乐的手段。专业课开始做目标学校真题,数学、英语开始刷真题。10月~12月,政治为重中之重,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刷1~2遍、肖8认真做1遍,数学做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模拟卷,重点!!!别再去逮着数学历年真题做了!!!英语大小作文开始背诵默写,尽量每天两篇英语阅读保持手感,专业课可以重复刷真题。12月~考试前,肖四很厉害很厉害!!!背就完事了,把以往的试卷再看看,每天争取一套数学模拟卷、一套专业模拟卷或者真题卷保持手感。水到渠成!

二、 初试复习经验

(一) 专业课

长安大学专业只考到矩阵位移法以前内容,但是考的少,深度一定会加大,所以功夫还是需要下到位的,前期建议每天花费4个小时,后期会非常轻松。

我结构力学考了138,结构力学并不是靠背的,关键在于理解,前期学透了,后期非常轻松。我建议大家都去听听同济大学朱慈勉老师讲的课,跟着做笔记,然后练习他的课后题(需要答案可以联系我),把基础砸的牢牢的。大约需要45天时间吧,6月之前完成。

当然考结构力学的同学基本上人手一本《于玲玲》,咱们长安大学考的内容少,所以把于玲玲第二版和第三版都做了。建议大家买一包A4纸,规矩地在纸上做题,批改,然后整理在一起,没事多翻翻错题,有针对性地强化。做一遍大概需要40天的时间,我的建议是先做一遍第二版,当然边做边复习,之后再来一遍,这样都下来是70天时间。这个时候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一定要当做模拟来做,给自己定个闹铃,3个小时完成,不许上厕所,不许有停顿。从04年一直到20年都可以做了,把21和22的留下来,考试之前做。做完这些题你会有很大的提升,模拟非常重要,咱们长安大学的卷子题量还是很大的,所以通过模拟可以更好的把控时间。当然,咱们长安大学考题还是非常有自己的风格的,难点是什么,侧重考什么,经常考什么,哪里会出难题,哪里计算棘手,哪里会挖坑,应该怎么应试,分配时间……我都有总结,如果谙熟这些套路,135+绝对没问题。

完成这些内容大约9月了,这时可以去做浙大的题,浙大的题和长安大学风格如出一辙,既然是卷子就要按着模拟来做了,千万不要嫌模拟麻烦,如果不模拟,考场上手慢脚乱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做完浙大的题,大约10月了,再去做于玲玲,这个时候就会感觉所有题都是那么简单,也没啥错误,轻松愉快地完成一遍,之后乘胜追击再来一遍加强,这些完成后11月多,回归长安大学真题,把所有的真题再模拟一遍,这时争取不检查一次全对,并且做题的时间也会大大减少了。到12月以后给专业课每天两三个小时完全够用了,把余下的时间学政治,当别的同学忙的焦头乱额的时候,你会显得格外轻松。

(二) 数学

建议大家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不牢,后期做套题就会原形毕露,再想着回头打基础压力会很大的。

一般大家都是先听网课后做题,我的建议是,听网课也要做笔记,不然一节课下来,真就听了个寂寞,做题依旧不会。

高数武钟祥老师讲的很透彻,非常适合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张宇老师会侧重技巧性,更适合基础好的,如果基础不好,就真成了一听就会,一做就废。当然在跟武老师打好基础后,跟着张宇老师拓展一下思路也不错。

至于线代李永乐老师完全够用了,尤其是吃透那本讲义,什么题都不怕。

概率论的话,先跟余炳森老师学习,把基础夯实,把他的讲义吃透水平就已经很高了。这时再去跟王式安老师学习,王老技巧性非常强,作为以前的命题组组长,他会告诉题目的考察点是什么,熟悉出题人的思路,知己知彼,概率论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对于练习题不在于多、在于精,除了上述老师的讲义,对于专项习题可以选择660、330、880(强推,和真题一样的风格)、跟张宇老师的同学可以做做1000题。真题就不用说了,有多少模拟多少,注意是模拟。模拟卷的话,李林老师六套卷、四套卷必做,数学好的,张宇老师的也要做做,李永乐老师的模拟卷感觉难度不够。

(三) 英语

前期除了背牢单词外就是学会分析长难句。

基础差的可以听一听田静老师讲的长难句分析。不过再好的老师不如自己消化吸收。基础好的同学英语学起来很轻松,英语差的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笨法。因为我分析长难句的底子太差,就只能用笨法,每天翻译一篇阅读,用红笔把自己翻译的写在对应的英文下面,会花费一个小时,所以贵在坚持。万事开头难,由于基础差,我就把句子拆分开,哪里是主句、主干,哪里是从句,修饰,哪些是考点,哪些没有用,为了思路清晰标序号,勾画,总之就是用自己能清晰看懂的方式拆分句子。这个时候没必要把阅读的答案也做了,只需要翻译即可。慢慢地,阅读速度就会提高,逐渐地脱离笨法。

对于阅读技巧可以看看唐迟老师讲的,考研的阅读考题题目和答案设置是有一定的套路的,因为掌握的这种套路做起题来屡试不爽。哪怕文章中有看不懂的单词也不影响选对答案。

(四) 政治

我政治没花多长时间,也没做几道题,在加上黑龙江政治改的不是很严,主观题不会太压分的,所以分数还可以。

政治很轻松,暑假开始就行,每天倍速听徐涛老师讲课真是一种放松和享受,买本《核心考案》跟着勾画一下就行。如果学有余力就做做习题,薛涛老师好像有自己的题,也可以做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我啥也没做过)。十月份可以跟着腿姐学习一下技巧班,讲选择题技巧的。后期可以买本腿姐的《冲刺背诵笔记》,后面有总结好的知识点,对于做选择题很有帮助。

其实考研政治主观题真的没必要准备太早。关键在于肖八的选择,肖四的大题。在肖四、肖八出版前,非要准备的话,就看看马原的主观题,腿姐的《冲刺背诵笔记》马原部分内容不多,记忆也容易。对于毛中特、史纲、思修都是和时政热点有关的,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肖老师。所以,政治的复习更多的在于最后几天冲刺。

政治选择最低不能低于40,大题是拉不开差距的。

三、 复试准备经验

长安大学复试可以选两套题,第一套是包含混凝土和钢结构,第二天题是包括土力学和基础工程。无论选哪套题都不会决定你的研究方向,其取决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大多数同学选的都是第一套题。第一套题确实感觉要比第二套题复习起来有条理。

混凝土不难,掌握规律,形成体系学起来非常轻松,我当时是做了思维导图,那样那可以把每章每节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对于知识有一个系统地掌握,对于计算题,也不必要死记硬背,记住基本的原理,以及每种工况对应用什么计算方法解决就够了。至于钢结构相对混凝土难度有所提高,最大的特点就是前期复习不熟的原因,导致前后章节的知识很像但又不一样容易记混,我当时也是很头疼,后来就把那些易混淆的知识整理出来,对比着记忆,效果非常好。当然思维导图是少不了的,我花了很长时间做了思维导图,事倍功半,后期复习起来非常轻松。

总之,长安大学的复试很重要,不像一般的学校考一点皮毛的东西,走走过程。他考的很深,平时学的差不多,考场上就会差很多。所以在准备复试时,一定要拿出和初试一样认真的态度和干劲儿。

四、 最后结语

考研拼的是毅力,但又不等同于“耗时间”,效率才是关键。考研也不是一朝一夕,一时兴起,更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不要把每天过得都那么疲惫,这是一段苦中作乐的日子,当你成功以后,有一天你会怀念这段看不见未来,却又充满期待、满腔热血、斗志昂扬的岁月。

所谓考研的难度,无所谓统招还是自考,难度都在于英语,总分过线基本都会录取。

自考考研形式

自考学生考研要认清考试形式,先联系主考院校,对所考取的学校的研究生有点了解,个别重点高校是不招收自考学生研究生的,所以,个人建议,自考学生考研可以选择二本院校,因为大部分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是招不满的,只要过线基本就可以录取,所以,对于自考生来说,剩下的事就是过线了。

考研课程主要是专业课+英语+政治,当然理科也有数学,这其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英语了,只要学好英语,考研都不是一个事了。

自考毕业证有用吗?

自考是国务院批准创立的,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承认中国自学考试学历。

对于学历的认可,一般不同单位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自学考试还是比较硬的,通常都认可的。如果你想考研究生,没有本科学历可能会受到限制,有了自考本科学历你就可以报考,除非考研专业生源非常好,否则会认可的。

自考本科优点有哪些:

1、没有入学考试,只要想读就行,不受户籍、年龄、职业、学历和招生计划的限制。

2、学习时间自由,报读晚班、双休班、运转班、函授班、全日制班均可,中途可以间断。无论是否在校或是否在职,都能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时间。

3、学习地点自由,在全国各地均可参加学习,考试成绩在各省市间可以转移。 4、学习速度自由,最快一年毕业,最慢无限期。考不及格的课程可反复重考,直至毕业。

总之,自考本科成功率的高低主要还是看个人的,个人素质高的话,成功率也高,个人素质低的话成功率也低。

我比较理解你的问题,因为我遇到过很多自考的学生考研,和普通本科考研是一样的考试,也不需要加试专业课。至于说到难度,要看你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来定,如果是自划线的院校,起点比较高,所有的专业在录取时分数线都比较高,再者就要看你所报考的专业了,如果报考的经济类的专业,那么即使是普通院校,分数线也比较高,如果是其他比较冷门的专业,如哲学、农学等专业的话还好一些。

有名额,分数是355分。3月21日,长安大学公布了该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各学院分专业复试分数线。包括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土木水利、交通运输、车辆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专业。考研调剂是考验信息搜集能力、耐心毅力、人脉关系的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其成功与否与您是否第一时间掌握相关调剂信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