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初中
各个类型的试题都会有,建议看看历年真题。
也有有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写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能理解铝三角相互间的关系,并能书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式。(5)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转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课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有自行车、铝锅、飞机、船舶、糖果包装袋、门窗等。创造铝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景,诱发学生对含铝物质性质的探讨。【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离不开铝。到底是铝家族中的什么物质如此神通广大了?今天我们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性质,来解开这神秘之纱。【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1)氧化铝物理性质【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氧化铝,学生做溶解实验,教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教师】通过大家的实验和观察,你们得到了氧化铝的哪些物理性质?【学生】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板书】一、氧化铝【板书】1.物理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2)氧化铝化学性质【教师】铝是活泼金属,那铝制品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了?【学生】生成稳定的氧化铝【教师】是因为铝制品表面被空气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铝根其他物质的进一步反应。使铝能够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这层氧化膜真的无法破坏吗?你们又知道哪些物质能够腐蚀这层氧化膜呢?【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氧化铝的性质。【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教师】请根据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概念生成】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1)氢氧化铝的制备【教师】展示胃舒平图片,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阅读其说明书【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怎么制备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学生讨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教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得复分解反应,的确都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用实验来验证【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1)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消失。(2)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教师】为什么第(1)组最终不能生成Al(OH)3而第(2)组的可以?【学生讨论】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氨水【教师】哪么我们采用哪种方法制备Al(OH)3?【学生】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Al(OH)3,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板书】二、氢氧化铝(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Al(OH)3具有哪些性质?将上面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教师】分别写出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教师】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氢氧化物。【教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胃痛?【学生】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和水。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板书】②不稳定性:2 Al(OH)3 Al2O3+3H2O(实验室制备氧化铝)【呈现新闻】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省有9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第四环节: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Al(OH)3 用途。得出了铝和含铝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作业】 一、 P62 3、6、8,二、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资面试试讲题库一共有203题。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2022年上半年初中化学教资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面试主要考核考生。
教师资格证化学面试真题初中
也有有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写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能理解铝三角相互间的关系,并能书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式。(5)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转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课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有自行车、铝锅、飞机、船舶、糖果包装袋、门窗等。创造铝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景,诱发学生对含铝物质性质的探讨。【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离不开铝。到底是铝家族中的什么物质如此神通广大了?今天我们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性质,来解开这神秘之纱。【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1)氧化铝物理性质【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氧化铝,学生做溶解实验,教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教师】通过大家的实验和观察,你们得到了氧化铝的哪些物理性质?【学生】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板书】一、氧化铝【板书】1.物理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2)氧化铝化学性质【教师】铝是活泼金属,那铝制品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了?【学生】生成稳定的氧化铝【教师】是因为铝制品表面被空气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铝根其他物质的进一步反应。使铝能够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这层氧化膜真的无法破坏吗?你们又知道哪些物质能够腐蚀这层氧化膜呢?【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氧化铝的性质。【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教师】请根据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概念生成】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1)氢氧化铝的制备【教师】展示胃舒平图片,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阅读其说明书【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怎么制备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学生讨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教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得复分解反应,的确都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用实验来验证【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1)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消失。(2)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教师】为什么第(1)组最终不能生成Al(OH)3而第(2)组的可以?【学生讨论】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氨水【教师】哪么我们采用哪种方法制备Al(OH)3?【学生】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Al(OH)3,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板书】二、氢氧化铝(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Al(OH)3具有哪些性质?将上面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教师】分别写出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教师】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氢氧化物。【教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胃痛?【学生】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和水。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板书】②不稳定性:2 Al(OH)3 Al2O3+3H2O(实验室制备氧化铝)【呈现新闻】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省有9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第四环节: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Al(OH)3 用途。得出了铝和含铝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作业】 一、 P62 3、6、8,二、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2016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是5月21-22号2天时间,看自己具体是那天需要看准考证上面的安排。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 幼儿 第一个三角形的世界 第二个猫和老鼠(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并回答问题,这个游戏能让幼儿获得什么经验? 答辩 你的重难点是什么?评价一下你的试讲。 元宵节教室抢画布置,表现儿童的情感,现场做一幅画。 故事《礼物》。模拟表演后半一部分故事情节。 音乐《小鸭回家》。 要求:能够连贯性的演唱歌曲并弹奏;能够符合4-5岁幼儿的接受能力,并让他们接受歌曲。 体育游戏:勇敢的小兔子! 一群小兔子在拔萝卜,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狼,小兔子们赶紧夹着萝卜跳回家。要求幼儿用腿夹萝卜,场地布置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要求10分钟内完成。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想表演《喜羊羊与灰太狼》,但是不知道如何表演?请指 导表演。面试时间共10分钟,展示才艺3分钟,讲故事7分钟。 教会幼儿数1~30的数。 题目:下雪啦 要求: 故事中黑体字部分要求进行肢体表演;要求普通话流畅自然。 绘画主题:植物面具 做劳动教具的模仿操 游戏:小兔乖乖。要求:1做出狼敲门和小兔开关门的动作。2.动作示范,讲清楚动作要求第二个:我们的环境,要求配画 儿歌《小蚂蚁》配插图 绘画:我的爸爸 要求:通过绘画表现出对爸爸的爱。 快乐的儿童节装饰画 模仿操:模仿四种幼儿生活能力,如刷牙 诗歌插画《雨花》:雨花是会叫的花,雨花是不会开的花,长在雨伞上,长在水面上,长在爱玩水的**头上…… 弹唱《小鸟》 幼儿故事:动物职业介绍所 弹唱《小鼓》 幼儿故事:《美丽的花环》:要求提问幼儿两个问题。 绘画:清洁工人。 故事:《福气猫》 要求:教师模拟给幼儿讲故事,讲故事中回答幼儿对故事的什么最兴奋,故事哪里最难以理解。 小学语文 孔子拜师的要求是会写7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适当板书 花钟 小小竹排画中游 山雨 孔子拜师 秋思 燕子专列 小摄影师 小小的船 月光曲 三年级 秋天的雨 亡羊补牢 夸父追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匆匆 奇怪的大石头 四季 北京的春节 静夜思 学奕 画(讲生字词,反义词) 杨氏父子 蜜蜂 卖火柴的小女孩 做一片美的叶子 金色花 桥 玩出了名堂 找骆驼 伯牙绝弦 北大荒的秋天 秦兵马俑 《 孔子拜师》 阳光 哪座房子最漂亮 答辩 1、怎么让一年级的学生规范写字? 2、怎么让一年级的学生认识不认识的字? 《我是什么》一年级 要求:学**两个汉字,朗读课文,让学生知道,云,雨,冰雹和学都是由水变成的。 《村居》二年级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爬天都峰》(三年级) 要求:复**生字;带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情感;适当板书。 《小镇的早晨》(三年级) 要求:体会作者赞美感情和感受语言之美。 《西湖》(三年级) 要求:试讲10分钟左右。让学生理解“镶嵌”、“心旷神怡”等词语。适当板书。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指导学**。 《石榴》(苏教三年级) 要求:第三段,指导学生学**石榴的成熟过程和特点;。指导学生仿照第三段写一种水果;适当板书。 《小露珠》(苏教三年级) 《第八次》(苏教三年级) 《金色的蒲公英》(三年级) 《海底世界》(人教三年级) 《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 《金色的草地》(人教三年级) 要求:理解文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拉萨的天空》(苏教版三年级) 《长城》(四年级) 要求:引导学生知悉长城的特点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鸟的天堂》(人教版四年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四年级) 《去年的树》(人教版四年级) 要求:试讲时间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童话的语言特色;训练学生给鸟儿写几句话;写出有关教学板书。 《蟋蟀的住宅》(人教版四年级) 要求:教学生会认会写生字。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蟋蟀如何建造住宅。 《观潮》(人教版四年级) 要求: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和“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 《呼风唤雨的世纪》(四年级)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 要求:重点讲爬山虎的叶子特点,学**作者的观察方法。 《触摸春天》(四年级) 要求: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互动;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感受春天的美好。 《长城》(四年级) 要求:引导学生知悉长城的特点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要求:试讲时间10分钟;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深刻意义的句子,感受叶圣陶的人品。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 钓鱼的启示(五年级) 《牧童》(五年级古诗) 老人与海鸥(六年级) 古诗《清平乐。村居》 (五年级) 要求:带领学生有感情朗诵诗,理解诗的意思,并想象画面。 《白杨》 (五年级) 要求:指导学生理解重点段落意思,指导背诵最后一个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穷人》(六年级)前两个自然段 要求: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如何体现人物品质。 《山中访友》(六年级)片段。 要求:品读,哪些句子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指导学生运用拟人、比喻、排比、想象表达感情。有适当板书。 小学数学 找规律,用数对确定位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初步认识小数,列方程解决问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数学与信息 旋转与角 认识方程 利用百分数还有数量关系解方程。求全班人数多少?篮球16人,跳绳的占全班60% 图形的旋转 答辩 通过你的讲课,你觉得学生掌握了什么? 三角形面积 题目:数据告诉我们…(通过画统计图,计算人均年平均收入,然后得出数据告诉我们的道理。) 复式统计表 圆锥体积 商的不变性 1升有多少?让学生感知1升有多少?(要有板书,讲清楚“数”与“量”的关系。)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要求:试讲10分钟;结合已有经验,平均数的意义;小组交流合作,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把平均数转化算式;平均数转化为算式的同理性。 小数加减法 要求:和整数加减法的区别;利用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 倒数 要求:结合之前的内容,理解乘积为1的含义;理解,归纳,总结,倒数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掌握和了解倒数的个性特征。 长、正方体的体积 三角形的面积 题目乘法分配率 要求:要结合实际了解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能力。 方程的定义(用天平演示) 平均分(10分钟试讲,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乘法的意义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数学广角。 实际问题,学生理解相遇问题,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应用分析。 平行与垂直。 要求: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定义,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学会分类。 商不变的性质 除法实际问题 小数除以整数 要求:试讲时间10分钟,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讲出与整数除法的区别。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3个人住宾馆,有两人间和三人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住法?(小学数学) 圆面积的计算(小学数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 数量关系 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音M的教学,有一首let.s chant 答辩 如果有一个同学平时成绩很差但是突然考好了别人说他是抄袭得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个新老师,老教师经常让你做事怎么办。 calendar 内容: There are three months in a year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re are four weeks in a month There are 30 or 31 days in a month There are 365 days in a year 要求 1.用问题来引导学生 2.讲解重点单词 spring festival 内容:单词有paper cut,dragon dance,句子有 ahppy spring festival,the same to you,还有一首有关春节的诗 要求: 1、全英语教学 2、讲授重点单词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适当板书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题目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对话,还有单词circle 和square的讲解 what is that?how many~are thehe ? 然后讲单词句子,要求用简笔画促进教学。 A maths lesson 要求:全英文授课;帮助学生归纳数字的规律;教学中包含一个游戏;适当板书。 The weather report 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能够用相关句子来播报天气。 My favorite game is football 要求:是英语授课,引导学生以读促写。 学会写e-mail let us dance 要求:将教学和游戏相结合,注意单词的讲解。 小学音乐 小动物说话 大鼓小鼓 抽到一首日本曲子,《鹰》弹唱第一段,完成合唱教学。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基本要求1. 弹奏乐谱 2.教一、两个**舞动作 爷爷给我打月饼 小学美术 对印版画 线条的动与静 添画 我爱我家 老学生如何制作全家福相框 花手帕 加一加,变一变 剪纸故事 森林王国 手拉手好朋友 欣赏课,能区分油画,国画,雕塑,照片的特点,四幅画的描绘形象,价值观的取向 低年级的漫画欣赏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玩玩水粉画 要求:让学生了解水粉工具及特点,认识三原色以及三间色,水粉线条的粗细,水粉的厚薄特点,画纸绘或板绘。 低年龄段了解线条纹样。 要求:为衣服画上条纹的纹样。粗细深浅。 《画中画》 我们身边的线条 要求: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不同的线条;合理示范,不同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一些范画,罗冠中的春如风。 认识交通标志,低年级。 要求:制作头饰,步骤也要写。 小园艺师 阴刻与阳刻 给您提个醒,手工设计警示牌现场有道具 《记忆大比拼》 交通标识 要求:(1)认识并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2)设计并制作交通标志。 巨匠童心鉴赏齐白石画作 低年级美术《我的拼音卡片》 要求 1突出字母的主题 2.用色彩 装饰 卡片变形 制作一个卡片 平安到家 小学社会 小学社会低年级《坐立走,有精神》 要求:试讲时间在10分钟左右;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做立走的姿态,养成良好的**惯;要求有板书。 小学体育 游戏教学:死球拍活 弯道跑 队形的变换 双手胸前投篮 小学信息技术 使用表格定位网页 小学科学 课题:《水到哪儿去了》解释水蒸气,水蒸气颗粒小 要求:十分钟时间;要有学生互动问答环节;要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科学现象,要板书。 初中美术 透视标志设计 折纸的创想~座椅设计 四方连续 剪纸 要求:试讲课题:阅读课,颜色。关于颜色对人的作用,文章举了个餐厅的例子。红色让人吃饭快,等等 了解漫画 瓦楞纸造型 徐悲鸿 马 我喜欢的动漫形象 希施金的造船林 《静物》,要求用静物改画的方法让学生画一副静物图。 达利油画:永恒的记忆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了解纹样 狼牙山五壮士 水墨中国画 初中生物 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讲肺通气 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完全变态发育 初中语文 安塞腰鼓,要求教学生仿造文中造排比句,引起学生的学**兴趣 桃花源记 朱自清的春 《中国石拱桥》自己出题为学生们讲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天净沙·秋思(活动设计) 我微笑着走近你 共公怒不触不周山 文艺复兴的兴趣 以朱自清的春最后三段为例讲解比喻修辞 陈太后和友期 口语交际,我第一次迷上科学 羚羊木雕和反悔的结尾片段。要求设计题目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结尾手法的优劣。 《化石吟》引导学生重点学**第四节 我微笑着走近你 春夜洛城闻笛 《陋室铭》(就学生认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虚度年华的表现展开讲解) 《星星变奏曲》 《在山的那边》 《口技》(要求就文言文得题目展开讲解)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要求重点品味第七段句子的含义) 《安塞腰鼓》 《故宫博物馆》(要求以本文为例上一堂写作课) 《海燕》 海燕的象征意义;写海燕为什么要写其他动物;太阳暴风雨代表了什么 。 《桃花源记》说课形式,使用六环节教学法,试组织一堂语文口语课。要求突出重点,与学生有积极的互动;准备时间20分钟。 《济南的冬天》,出示了两句话,要求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拟人的表达效果。 《醉翁亭记》,要求:设计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醉”的含义;示范朗读第一段,要有感情。 《沁园春雪》要求,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紫藤萝瀑布》繁星春水,教会阅读技巧,推荐理由。 《乡愁》 《紫藤萝瀑布》 《采薇》 《陈涉世家》 《春望》 论诗 狼 背影 江城子密州出猎 夸父逐日 读指导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朝天子 咏喇叭 初中历史 启蒙思想的火种 初中音乐 理发师 人音版八年级下P22打支山歌过横排 音乐片段讲解…试着指挥!唱和弹奏! 达姆达姆 初中英语 抽到语法题了 what would you do if… 语法课 / 口语课 处理细节的听力教学活动,关于ways to get good results when students study school trip(语篇教学) 关于穿校服的口语课 听力题(一则新闻) 口语教学关于school rules 一篇阅读文章是关于城市最好的电影院。 要求:阅读全文并且讲出划线单词单词是比较级最高级。 听力课。一段对话,开头一句是shall we have class party after class? 要求:全英文作答,朗读课文,要有板书。 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 所给短文大意为“大多数人probably会对朋友老师父母生气,perhaps是因为误会而生气,maybe是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而生气,但只要我们生气就会影响心情”。 要求:辨析probably,perhaps和maybe。 语法: may /should 语音题给了一篇文章以下单词划线like me he name we重点讲开音节 形容词的最高级,语法课 初中化学 三氧化二铝生成铝和氧气 计算方程式 练**题 元素符号,离子,总结离子分子,原子与构成物质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一,题目: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备课十分钟讲课十分钟。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常见的酸,常规要求。 元素周期律概念 初中数学 二次根式的加法 语法课 / 口语课 处理细节的听力教学活动,关于ways to get good results when students study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化筒 二次根式的加法的应用 轴对称作图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学会建模思想。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思路 题目:代入消元法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怎么确定圆心。 要求:试讲内容明确,条理清楚,板书工整。 圆柱、圆锥的侧面积 方程组解应用题(初中数学) 三角形外角(初中数学) 初中政治 维护教育权利和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初中地理 中东的水资源匮乏问题。(要结合图表还有师生互动。) 地球海陆的分布 城市带 初中体育 体育游戏 武术 高中语文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选修课的,《论肚量》 游褒禅山记 答辩 你对逍遥游怎么理解? 《故都的秋》的一道课后思考题,示范赏析一首关于秋的诗文 《荷塘月色》朗读课文并讲第五自然段 《拿来主义》片段板书,用到的写作方法。 《祝福》研讨与练**三,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荷塘月色》第四段设计活动讲授叠词用法,荷塘月色中写景的文字,要求是范读,鉴赏品读文中的方法,适当板书,十分钟左右。 《氓》带领同学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用兴(?)手法的句子;解释文中用兴手法的这些句子。 闻一多《葬歌》,给出了诗歌全文,请你选择一节板书,范读并组织一个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朗读。 《鸿门宴》中第三段,首先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讲解出三个词语或者字的词类活用。 《劝学》 《采薇》 《迢迢牵牛星》 《越中览古》 《与苏台览故的对比》 《祝福》 《登高》 高中数学 分析法 函数的单调性 求函数的最值,一个例题,有答案。 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适当板书画图,体会单调性在求函数最值的应用价值。 不等式的性质 高中英语 写作《一封信》 语音题——连续 给你4句问句 答辩(英文) 你就讲了4个连续部分,可能我们更希望你是连带句子一起讲。(指出不足)你认为在上语音课时,就这4个句子无法撑起45分钟的一堂课,你会如何做? 词汇教学。给了一篇与蹦极有关的文章。要求根据划线词讲。 朗读课文。划线词汇有fasten.appetite.buffet.suspension. 词汇课试讲,给一段话,要求讲解full-day, highland, countryside这三个词。 根据一封信息上一堂写作课。 高中音乐 游击队歌 月光下的凤尾竹 内容:听力教材,没有标题,关于obesity 题目:1 朗读听力材料 2 自己设计一堂听力课 江苏民歌 要求哼唱和指挥 高中美术 掷铁饼者 西方现代雕塑 答辩 你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绘画线描的分类 剪纸艺术 摄影的角度 《卡通画》
各个类型的试题都会有,建议看看历年真题。
化学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化学教资面试试讲题库一共有203题。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2022年上半年初中化学教资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面试主要考核考生。
各个类型的试题都会有,建议看看历年真题。
也有有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写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能理解铝三角相互间的关系,并能书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式。(5)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转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课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有自行车、铝锅、飞机、船舶、糖果包装袋、门窗等。创造铝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景,诱发学生对含铝物质性质的探讨。【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离不开铝。到底是铝家族中的什么物质如此神通广大了?今天我们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性质,来解开这神秘之纱。【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1)氧化铝物理性质【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氧化铝,学生做溶解实验,教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教师】通过大家的实验和观察,你们得到了氧化铝的哪些物理性质?【学生】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板书】一、氧化铝【板书】1.物理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2)氧化铝化学性质【教师】铝是活泼金属,那铝制品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了?【学生】生成稳定的氧化铝【教师】是因为铝制品表面被空气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铝根其他物质的进一步反应。使铝能够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这层氧化膜真的无法破坏吗?你们又知道哪些物质能够腐蚀这层氧化膜呢?【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氧化铝的性质。【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教师】请根据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概念生成】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1)氢氧化铝的制备【教师】展示胃舒平图片,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阅读其说明书【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怎么制备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学生讨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教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得复分解反应,的确都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用实验来验证【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1)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消失。(2)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教师】为什么第(1)组最终不能生成Al(OH)3而第(2)组的可以?【学生讨论】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氨水【教师】哪么我们采用哪种方法制备Al(OH)3?【学生】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Al(OH)3,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板书】二、氢氧化铝(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Al(OH)3具有哪些性质?将上面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教师】分别写出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教师】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氢氧化物。【教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胃痛?【学生】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和水。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板书】②不稳定性:2 Al(OH)3 Al2O3+3H2O(实验室制备氧化铝)【呈现新闻】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省有9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第四环节: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Al(OH)3 用途。得出了铝和含铝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作业】 一、 P62 3、6、8,二、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化学真题
也有有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写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能理解铝三角相互间的关系,并能书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式。(5)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转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课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有自行车、铝锅、飞机、船舶、糖果包装袋、门窗等。创造铝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景,诱发学生对含铝物质性质的探讨。【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离不开铝。到底是铝家族中的什么物质如此神通广大了?今天我们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性质,来解开这神秘之纱。【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1)氧化铝物理性质【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氧化铝,学生做溶解实验,教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教师】通过大家的实验和观察,你们得到了氧化铝的哪些物理性质?【学生】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板书】一、氧化铝【板书】1.物理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2)氧化铝化学性质【教师】铝是活泼金属,那铝制品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了?【学生】生成稳定的氧化铝【教师】是因为铝制品表面被空气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铝根其他物质的进一步反应。使铝能够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这层氧化膜真的无法破坏吗?你们又知道哪些物质能够腐蚀这层氧化膜呢?【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氧化铝的性质。【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教师】请根据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概念生成】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1)氢氧化铝的制备【教师】展示胃舒平图片,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阅读其说明书【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怎么制备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学生讨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教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得复分解反应,的确都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用实验来验证【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1)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消失。(2)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教师】为什么第(1)组最终不能生成Al(OH)3而第(2)组的可以?【学生讨论】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氨水【教师】哪么我们采用哪种方法制备Al(OH)3?【学生】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Al(OH)3,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板书】二、氢氧化铝(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Al(OH)3具有哪些性质?将上面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教师】分别写出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教师】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氢氧化物。【教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胃痛?【学生】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和水。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板书】②不稳定性:2 Al(OH)3 Al2O3+3H2O(实验室制备氧化铝)【呈现新闻】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省有9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第四环节: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Al(OH)3 用途。得出了铝和含铝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作业】 一、 P62 3、6、8,二、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4.暂无。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c(H+)=1×10-13,Na+、Cl-,NO3-、S2-
B. c(H+)/ c(OH-)= 1×1014,Ca2+、ClO-、NO3-、K+
C. pH=11,CO32-、Na+、AlO2-、NO3-
D.中性溶液,Fe3+、K+、Cl-、SO32-
6.在Fe2O3和CuO混合物ag,与足量CO反应,生成金属4.16g,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9g沉淀,则a为( )。
A.4g B.5.6g C.6.4g D.8.0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6.02×1023
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利用Kc判断反应达到的限度
D.一定温度、压力下,可利用△G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恒容密闭容器,1:1加入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变化一定能判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减小 B.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
9.暂无
10.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Y和W的质子数之和为25,则( )。
A.原子半径:Z>X>W
B.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W的某种氧化物有漂白性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主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指导 B.接受学习没有价值
C.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D.合作学习就是主动学习
13.在质量守恒定律当中,下列是属于情意目标的是( )。
A.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B.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C.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D.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14.在化学平衡当中,我们常用“等、动、定、变”,用这四个字来去表示化学平衡特征。它当中体现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有( )。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统一;④结构与性质相统一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不包括的是( )。
A.知识基础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学习动机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体现了我们的化学教学当中,不能只注重( )。
A.化学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17.暂无。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重视发展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努力开展实验,鼓励多做实验
B.在初中阶段,教学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选择3到4个典型实验
C.鼓励开展家庭实验和微型实验
D.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教育
19.在化学教学当中,化学教学思想当中( )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A.科学思维相统一
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
C.发展实验探究和启迪思维相关的
D.掌握能力和发展双基
20.暂无。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在课标中,课程目标化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右图为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图60摄氏度60g)(1)从右图中你能能获取哪些信息?
(2)请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图表用的优点。
22.材料:化学概念学习可以有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概念形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
(1)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简述概念形成策略的应用。
(2)简述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这个选项应该选什么?
(2)学生为什么会选错?请逐个分析。
(3)学生学会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学生在物理中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老师让他们回忆了一下,有3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说可能是花香,另外一个是扩散,第三个是两个铅块放在一起久了,会融在一起;老师带领他们做了3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烧杯的水中加入氨水;实验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氨水、再加入酚酞;实验3:用一个大的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烧杯中放放浓氨水,另外一个烧杯中放酚酞溶液。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以及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有同学问:为什么用大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变色,另外一个不变色?老师建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1)分子和原子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2)老师做三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老师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3)老师用到了什么教学理念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材料二、
材料三、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溶质和溶剂。
(1)实验9-5和实验9-6的教学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各个类型的试题都会有,建议看看历年真题。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真题
实验设计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目有:相对原子质量、酸碱测定ph化学式的书写、实验室制氧气、酸碱盐的运用或者区分、煤和石油。答辩题目有:画蒸馏装置图蒸馏实验时候的注意事项,酒精、氨肥和铵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蛋白质、氮气相关知识,酸碱度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常见的酸碱盐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煤和石油,常见的酸碱盐及应用,溶液酸碱性测定ph值,氧气、氮气的性质等。
《SVIP2019招教面试-初中化学试讲+答辩+结构化》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链接: 提取码:xf8rSVIP2019招教面试-初中化学试讲+答辩+结构化|2019中公招教面试-题型精讲班-结构化面试【13视频讲义】|2019中公招教面试-说课理论班-初中化学【14视频】|2019中公招教面试-试讲理论班-初中化学【13视频】|2019中公招教面试-试讲范例班-初中化学【5视频讲义】|2019中公招教面试-答辩精讲班-初中化学【1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说课精讲班-中学化学【18视频讲义】|2019华图招教面试-试讲精讲班-中学化学【6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试讲范例班-初中化学【4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模块精讲班-结构化面试【19视频讲义】|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结构化面试【17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目有:相对原子质量、酸碱测定ph化学式的书写、实验室制氧气、酸碱盐的运用或者区分、煤和石油。答辩题目有:画蒸馏装置图蒸馏实验时候的注意事项,酒精、氨肥和铵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蛋白质、氮气相关知识,酸碱度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常见的酸碱盐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煤和石油,常见的酸碱盐及应用,溶液酸碱性测定ph值,氧气、氮气的性质等。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考 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版本一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版本二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萃取》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版本三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试讲题目 1.题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内容: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教师课前播放一段闪电的视频。 【教师引导】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成的呢?本节课共同学习氮的循环。 环节二:新课教学 【读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课本图3-2-2,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从动植物体、雷雨放电、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结合氮循环的三种方式,请找出氮循环过程中的几种含氮的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 【学生回答】结合氮循环的方式寻找含氮的物质,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指出类别、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教师指导】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进行完善。 【教师提问】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解析】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就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成小组去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的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4.暂无。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c(H+)=1×10-13,Na+、Cl-,NO3-、S2-
B. c(H+)/ c(OH-)= 1×1014,Ca2+、ClO-、NO3-、K+
C. pH=11,CO32-、Na+、AlO2-、NO3-
D.中性溶液,Fe3+、K+、Cl-、SO32-
6.在Fe2O3和CuO混合物ag,与足量CO反应,生成金属4.16g,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9g沉淀,则a为( )。
A.4g B.5.6g C.6.4g D.8.0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6.02×1023
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利用Kc判断反应达到的限度
D.一定温度、压力下,可利用△G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恒容密闭容器,1:1加入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变化一定能判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减小 B.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
9.暂无
10.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Y和W的质子数之和为25,则( )。
A.原子半径:Z>X>W
B.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W的某种氧化物有漂白性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主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指导 B.接受学习没有价值
C.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D.合作学习就是主动学习
13.在质量守恒定律当中,下列是属于情意目标的是( )。
A.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B.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C.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D.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14.在化学平衡当中,我们常用“等、动、定、变”,用这四个字来去表示化学平衡特征。它当中体现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有( )。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统一;④结构与性质相统一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不包括的是( )。
A.知识基础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学习动机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体现了我们的化学教学当中,不能只注重( )。
A.化学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17.暂无。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重视发展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努力开展实验,鼓励多做实验
B.在初中阶段,教学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选择3到4个典型实验
C.鼓励开展家庭实验和微型实验
D.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教育
19.在化学教学当中,化学教学思想当中( )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A.科学思维相统一
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
C.发展实验探究和启迪思维相关的
D.掌握能力和发展双基
20.暂无。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在课标中,课程目标化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右图为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图60摄氏度60g)(1)从右图中你能能获取哪些信息?
(2)请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图表用的优点。
22.材料:化学概念学习可以有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概念形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
(1)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简述概念形成策略的应用。
(2)简述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这个选项应该选什么?
(2)学生为什么会选错?请逐个分析。
(3)学生学会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学生在物理中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老师让他们回忆了一下,有3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说可能是花香,另外一个是扩散,第三个是两个铅块放在一起久了,会融在一起;老师带领他们做了3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烧杯的水中加入氨水;实验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氨水、再加入酚酞;实验3:用一个大的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烧杯中放放浓氨水,另外一个烧杯中放酚酞溶液。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以及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有同学问:为什么用大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变色,另外一个不变色?老师建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1)分子和原子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2)老师做三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老师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3)老师用到了什么教学理念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材料二、
材料三、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溶质和溶剂。
(1)实验9-5和实验9-6的教学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