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执业中医师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一)理论考试 1、总题量:300题,设1个单元。 2、考试科目和比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解剖学、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医患沟通与交流、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19门课程。 3、题型和比例:分A1、A2、B1三种题型。比例为6∶3∶1。 4、考试形式:计算机考试。 5、考试时间:1个单元考试共3、5小时。6、合格标准:满分300分,暂定180分为合格线。 (二)技能考试 1、考试形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以下简称“OSCE”),包括问诊、操作、SP配合。 2、考试内容: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文关怀进行评价。 3、合格标准:满分100分,考生需完成全部6站考核,累计60分为合格。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大纲参照《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执行。扩展资料:按照《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大家习惯称之为技能考试和笔试,也相应的将技能考试和笔试视为“动手”和“动笔”的考试。但实际上,医学综合笔试是采取纸笔作答形式的医学综合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是对“技术”和“能力”在实践过程运用的考核,“能力”包括运用医学知识理论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也有临证应变的能力等。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思维决定行为,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是中医临床从业人员的准入考试,是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考试的设计、内容、方式方法等是否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教育教学与中医临床的水平。参考资料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注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一、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都包括以下内容:1、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历考试、基本损伤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第一站考试: 1、考试内容:病(例)案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第二站考试: 1、考试内容: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中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第三站考试: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体格检查、西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西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考生,成绩合格者,成绩2年有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1、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注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 一、第一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 二、第二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 三、第三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 四、第四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实行固定合格分数线政策,分数线为360分。
广西执业中医师考试
2019年在天津、吉林、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宁夏开展一年两试试点!在2020年可以确定内蒙古成为一年二试的省份:2020年内蒙古省成为医师综合考试一年两试的省份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开展2020年医师资格“一年两试”的考区有:天津、吉林、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宁夏、贵州、内蒙古。2020年继续开展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医师和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在试点考区通过当年实践技能考试,但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笔试且无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含缺考与未缴纳第一次医学综合考试费用考生)。试点考区及其他安排另行通知。(在2019年的基础上会增加)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第二次考试时间如下:临床、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020年11月14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临床、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020年11月14日和11月15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在各地发布的现场审核通知中提到,湖北今年申请开展一年两试,西藏江西不开展二试关注医学教育网,自行下载。2022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一般会在12月至1月公布,届时医学教育网会进行相关汇总,并对大纲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考生们可以时刻关注医学教育网。2022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与2021年对比没有发生变化,除《卫生法规》部分启用修订版,其他科目使用2020版考试大纲。
可以的执业医师证是通过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后,由国家卫健委统一发放的,我国从业医师必须拥有的证书,属于医疗技术方面的认可,证明持证人具有独立从事医疗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证书永久有效(绿色封面的证书)。具备报考执业医师证考试的人员,通过每年一次定期举行的执业医师证考试获取。该证书也是判定医师是否具有从医资质的最重要标准,没有获得执业医师证的所谓“医师”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师资格考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广西执业护士考试科目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实践能力与专业实务两个科目。
1、实践能力考试内容:考察考生能否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来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
2、专业实务考试内容:考察考生能否运用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来有效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
考试科目有:妇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基础知识,精神病护理学、护理技术、护理法律,生命发展保健、人际沟通、护理伦理。
考试题型: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题型包含A1、A2、A3/A4型试题,均为客观题,题量为120问,采用计算机统一评分。各类试题题型介绍如下:
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A1型题以简明扼要的提出问题为特点,考查考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A2型题以叙述一段简要病历为特点,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A3型题以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针对相关情景提出测试要点不同的、2~3个相互独立的问题。
型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
A4型题以叙述一个以单一患者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拟出4-6个相互独立的问题,问题可随病情的发展逐步增加部分新信息,以考查临床综合能力。
执业护士考试科目有《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
《专业实务》的考查内容是运用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有效而安全地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基础护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的临床运用能力等。
《实践能力》科目的考查内容是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等知识的临床运用等。
考试范围
(一)适用人员范围:经国家或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护理专业工作的人员;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毕业生。
(二)专业及级别范围:护理专业分为初级资格(含士级、师级)、中级资格(含护理学、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六个亚专业)。
(三)考试科目设置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在两天内完成四个科目的考试。考试方式采用笔试方式。
一
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主要考两个科目:《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
《专业实务》考查运用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有效而安全地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涉及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基础护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的临床运用能力等。
《实践能力》考查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
考试内容涉及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等知识的临床运用等。
二
护士资格证考试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每个科目都是120道题,考试时长为100分钟,考题基本都是选择题,选取的主要是四种题型的选择题:
1、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A1型题以简明扼要的提出问题为特点,考查考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A2型题以叙述一段简要病历为特点,考查考生的分道析判断能力。
3、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A3型题以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针对相关情景提出测试要点不同的、2~3个相互独立的问题。
4、A4型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
A4型题以叙述一个以单一患者或属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拟出4-6个相互独立的问题,问题可随病情的发展逐步增加部分新信息,以考查临床综合能力。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2019年护士考试实施人机考试,2020年将继续实施人机对话考试。2020年考试时间,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影响,考试时间延期至9月12日至15日。考试分为4天,每半天为一个轮次,分为8轮依次进行。 考生将随机分配至其中一个轮次,参加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的考试。
执业中医师考试科目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一、第一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二、第二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三、第三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四、第四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拓展资料考试介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于9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以及辅助检查六部分。医学综合笔试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风湿免疫性疾病、儿科疾病、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
药学类考试科目为: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中药学类考试科目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
我也参加过考试,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不是自己复习的,怕抓不住重点,当初报了个昭昭医考班,跟着视频学习,后来考试很顺利,过了,考得还不错
中医师执业考试科目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一、第一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二、第二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三、第三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四、第四单元的科目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拓展资料考试介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于9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临床实践技能考试科目: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以及辅助检查六部分。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科目: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风湿免疫性疾病、儿科疾病、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临床、口腔、公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为执医技能考试和执医笔试。一、执医技能考试1、病案分析,分为两大题,一题是考内科的病案,另一题考外、妇、儿的病案,考试需答出病名、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等。2、临床操作,分四个项目,中医操作第一个是考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第二个是考针灸方面的,包括穴位的定位和操作方法。3、临床答辩,分为四个项目,第一个问诊为送分题,背一个问诊模版,第二题为中医的问题,第三题为双重诊断,根据一个病案,辨别出中医、西医病名,第四题考的是实验室检查。二、执医笔试第一部分: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第二部分:诊断学基础、西内、传染病学第三部分:中外、中妇、中儿。第四部分:卫生法规、医学伦理。
执业中医师考试科目
临床、口腔、公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
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具体如下:
1、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西内科学、中西外科学、中西妇科学、中西儿科学、针灸学。
2、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4、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4科。执业中药师考试科目有: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事管理与法规4科,4科都是选择题,有最佳选择题、匹配选择题、综合分析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执业中药师一共考4科,分别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事管理与法规。执业中药师四科考查内容如下:《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查内容:中药与方剂、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中药制剂与剂型、中药药理与毒理、常用中药的鉴别。《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查内容:单味药临床运用、常用中成药临床运用。《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查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基础、常见病辨证论治、民族医药基础知识、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中药不良反应。《药事管理与法规》考查内容: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药品研制与生产管理、药品经营与使用管理、中药管理、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监督检验、药品广告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药品安全法律责任、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管理。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 2021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完整真题答案下载 格式:ZIP大小: 2021执业药师中药二综合题试题答案下载 格式:ZIP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诊断能力以及临床实践技能,具体科目包括:
除此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文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分数线为360分,且该考试项在2022年继续开展。
要想了解更加丰富的信息,可上阿虎官网查看!
执业中药师需要考四个科目,四个考试科目具体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考试科目要求在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执业中药师有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考试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体现中药的临床运用等。各科目考查重点内容如下: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制剂与剂型、常用中药的鉴别。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内科常用中成药。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辨证论治、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中药的合理应用。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药品经营与使用管理、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药品安全法律责任。执业中药师采用纸笔作答的考核方式,四个考试科目分四个半天举行,每科考试时间个小时,考试共两天。第一天:上午 9:00-11:30《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下午 14:00-16:30《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二天:上午 9:00-11:30《药事管理与法规》;下午 14:00-16:30《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 2019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格式:ZIP大小: 2023年西药一考试真题及答案 格式:ZIP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