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容分数

医学考试网(医学)2025-05-10 06:57:49点击:7488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考试总题量为300题。考试两张卷,每张试卷150题,满分150分,两张卷总计满分300分。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于9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执业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考生,成绩合格者,成绩2年有效。综合笔试总题量300题,总分300分。除中医类别少数民族医专业外,执业医师总分为600分,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执业助理医师总分为300分,合格分数线为180分。

相信参加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对于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各个科目的分值和出题重点比较感兴趣,小编为大家总结如下:  第一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最易得分点,保证在110分以上。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医学伦理和卫生法规,全部都是基础性的内容,整体反馈不难,容易提分,这部分内容需要平时学习的积累。根据分值比例,有的放矢,从全局出发,把握重点。这几门学科以看课和做题为主,很容易得分。  2、中药学,主要是考察功效和主治,内容多、杂,平时的总结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难点是主治,涉及的药物多、易混,不易排除,所以平时的学习要掌握一些特征性的描述,就很容易可以区别开。  3、方剂学,  ①方剂?主治?治法,占有12分。  ②组成,占有6分。  ③君臣佐使,占有3分。  ④药物的作用,占有4分。中药和方剂密不可分,坚持背诵方歌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  1、内外妇儿科侧重出题点:  ①方剂,占有分值大概在30分左右。出题方式以给出证型判断方剂为主,或者是给出方剂让判断对应的疾病,这样难度相对来说就增加了。  ②治法、治则,占有15分左右,以治法为主。A1型题给出证型判断治法,A2型题主要是给出病例确立治法。  ③判断证候,占有10分左右。根据题干判断属于哪种证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有扎实的中诊基础,是很容易做出来的,也是重要的提分项。  ④判断疾病,给出疾病的特点,判断疾病,占有5分左右,以外科和儿科为主。  ⑤主症特点,占有10分左右,通过题干提供的疾病或者证型,选择对应的临床表现,这部分内容与证型的判断和疾病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⑥病变脏腑或者病位,占有5分,需要理解的基础上硬性记忆。同时外科还会考察手术治疗。  ⑦病因,3分左右。  ⑧其他。  2、针灸学出题侧重点:  ①疾病治疗的主穴和配穴,将近占有20分,以中风、崩漏、胃痛、牙痛、眩晕、面瘫、感冒、呕吐、便秘为主。②穴位定位,占有3分左右。  ③腧穴主治特点,占有2分左右。  ③五输穴五行属性与穴位对应关系,占有1分。特定穴的内容很多,但是考试分值少。  ④穴位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占有2分左右。  ⑤其他。  3、传染病学出题侧重点:总分占有15分,考试面广、点细,不容易抓住,但是内容简单、基础,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拿到12分是没有问题的。  ①涉及疾病:霍乱(1分)、伤寒(2分)、流脑(2分)、乙脑(2分)、禽流感(2分)、艾滋病(1分)、流感(1分)、肝炎(3分)。  ②出题点:治疗(药物的使用和治疗原则)、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部位)。③传染病学总论。  4、西医内科学出题侧重点: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判断指标、使用药物等,知识点零散,但是知识表浅,结合临床经验不难理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名师预测习题及答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高效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高分必备习题及答案中药学, 方剂学, 诊断学, 助理, 伦理

中医医师助理考试内容

辨证论治,基本操作,临床答辩。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考试题型中医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A1型题是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是标准配伍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两部分。医学综合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综合、医学人文四大类。实践技能考试科目第一站为病(案/例)分析。第二站为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第三站为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含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分析)。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一般考3科:一、辨证论治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完成四诊摘要、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中医类证鉴别,提出中医、西医诊断依据、中医治法、方药(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中医调护内容或必要的诊疗计划内容。二、基本操作(1)体格检查(内科基本体格检查)。(2)中医基本操作。(3)西医基本操作。三、临床答辩(1)病史采集。(2)临床问答(师承和确有专长考生要结合其专业进行)。(3)辅助检查临床判读。报名条件:1、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专科学历,以及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助理医师中医考试内容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一般考3科:一、辨证论治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完成四诊摘要、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中医类证鉴别,提出中医、西医诊断依据、中医治法、方药(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中医调护内容或必要的诊疗计划内容。二、基本操作(1)体格检查(内科基本体格检查)。(2)中医基本操作。(3)西医基本操作。三、临床答辩(1)病史采集。(2)临床问答(师承和确有专长考生要结合其专业进行)。(3)辅助检查临床判读。报名条件:1、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专科学历,以及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辨证论治,基本操作,临床答辩。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考试题型中医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A1型题是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是标准配伍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两部分。医学综合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综合、医学人文四大类。实践技能考试科目第一站为病(案/例)分析。第二站为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第三站为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含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分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容

辨证论治,基本操作,临床答辩。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考试题型中医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A1型题是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是标准配伍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两部分。医学综合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综合、医学人文四大类。实践技能考试科目第一站为病(案/例)分析。第二站为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第三站为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含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分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比较难。大纲与报考流程。_html先做做历年资料。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容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考的是:中医基础科目、中医临床医学科目和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有中医基础科目、中医临床医学科目和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该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

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即具有了法律规定的中医医师行业的准入资格,其资格终身有效。中医医师资格证书由卫生部统一印制,中医医师资格证书与其他类别的证书样式完全一致,在中国境内(除台港澳地区)的任何地方均合法有效。

证书注册程序:

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中医医师,要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后二年内未注册的,还要提交有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以及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健康状况不适宜或不能胜任医疗、保健业务工作的等,不予注册。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的,以及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医师,要申请重新注册。重新注册需到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或组织,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考辨证论治、体格检查、中医操作、西医操作、病史采集和临床答辩。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方式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考试目的和意义:出台《执业医师法》对我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下简称中医医师)实施资格考试、执业注册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医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其权益,保护人们健康安全;

同时,也是与国际上对医师的管理制度接轨,便于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分级分类:考虑到我国实行多层次医学教育、多结构医师职称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存在中医等多种传统医学的实际情况,中医医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分级: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其区别在于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不能独立执业,但在乡镇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疗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2、分类: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民族医专业三类,民族医专业中开考的有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等民族医专业。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参考人员复杂,类别繁多,报考类别共有30个。

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包括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体检和基本操作技能、心肺听诊、影像学(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包括病例分析、基本操作技能、中医临床技术操作和临床答辩。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包括病例案例分析、基本操作技能、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体检、西医临床技术操作、中医临床问题答辩、西医临床问题答辩(教师和真正的专业人员不测试本项目)、辅助检查结果断。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及考试方法:

第一站:

1.考试内容: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第二站:

1.考试内容:体检及基本操作技能。

2.考试方法:体检采用考生相互操作或考生在被检查人身上操作;基本操作考试方法采用医学教学模拟器或医学模块等设备,考官操作后提出相关问题。

第三站:

1.考试内容:心肺听诊、影像学(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

2.考试方式: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按题目要求作答。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及考试方法:

第一站:

1.考试内容:病例(案例)案例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第二站:

1.考试内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体检和西医临床技术操作。

2.考试方法: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学模块上操作。

第三站:

1.考试内容:临床答辩,包括中医临床问题答辩、西医临床问题答辩(教师和真正的专业人员不测试本项目)、辅助检查结果断。

2.考试方法:现场口试。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及考试方法:

第一站:

1.考试内容:病例(案例)案例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第二站:

1.考试内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体检和西医临床技术操作。

2.考试方法: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学模块上操作。

第三站:

1.考试内容:临床答辩,包括中医临床问题答辩、西医临床问题答辩(教师和真正的专业人员不测试本项目)、辅助检查结果断。

中医助理职业医师考试内容及分数

【导读】随着人们对中医认可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看中医诊室,跟随着的是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考生也逐年递增,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试科目及分值分布,希望大家可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取得良好的成绩。中医助理医师各单元科目分布第一单元: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段学;诊段学基础;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第二单元: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第一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最易得分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题目相比其他科目较容易些,也是大家的提分点,复习的时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熟记,也不能只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要全面兼顾。其中重点语句一定要理解,例如“独阴不生,独阳不生”、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体现的是阴阳的互根,“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的是阴阳的互用。而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则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例如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穴位的定位、主治,尤其是配穴方面需要重点复习,方剂学主要考察组成、功用等等,内容虽多,但同时也是容易得分的知识点。像方剂学中考组成的题目,能够记忆起方歌歌诀等做题自然要顺手,很多背过即得的分数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西诊、传染病的相关内容大家会觉得相对困难一些,近年来西医内容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考察范围广,这就需要复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西医基础知识的复习。例如:咯血与呕血的鉴别,既有可能考到病因上的鉴别: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癌,心脏病;呕血见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胆道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也有可能考到二者出血方式、血色、出血前症状等方面,所以复习过程中需要我们全面掌握。传染病学有些难度,复习中应根据分值比例,有的放矢,从全局出发,把握重点,掌握难点。第二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最易得分点中医内科学考查侧重点一定是辨证论治,难点在于考查病例题,需要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出判断,做到会辨病,能辨证,懂治法,知方药。这也体现了考试与临床相结合的趋势。中医内科学相对比较难,但是如果把中医诊断学、方剂和中药学的基础夯实,中医内科学中无论是辨证论治还是理法方药,答题时才能融会贯通。例如:中医外妇儿科目考查重点跟中医内科学相似,辨证论治为首要,但是外妇儿的方剂一般都是专方专用,跟内科学的方剂有很大的区别。复习中一定结合习题看书。对有价值的习题,要追根溯源,确实弄懂。选A对,那么为什么选其他是错误的。把相关知识点一铺开,也是应对目前考试知识点分散的趋势。应注意要有重点,但不要偏科。记忆的“秘诀” 是重复多次的学习和复习虽是必要的,但机械被动,奉命行事,不知其乐地死记硬背永远是事与愿违,毫无裨益的。大家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倾注你的全部感情,爱之越深,记之越牢!伦理学、卫生法规在考试中所占分值很少,但也有可能对是否通过考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还是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掌握考点,假如说实在没有时间去复习这部分内容,大家还是需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去熟知相应知识点。以上就是小编今天分享的“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试科目及分值分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近年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薪资待遇以及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希望各位考生积极备考,找到复习方法,摸准考试规律,争取一次通关。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考试各科分数比例简介: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60分左右;中药50;方剂40 第二单元:中诊70;西医诊断30;西医内科15;传染病15;医学伦理10;卫生法规10.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80;针灸70 第四单元:中医妇科60;中医外科50;中医儿科4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比较难。大纲与报考流程。先做做历年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总分为600分,共600道题。考试科目主要分为公共科目、基础科目、临床科目这三个部分,其中基础综合145题,专业综合455题。公共科目: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占10%,分值60分。基础科目:生理、病理、药理、生化、微免疫占15%,分值90分。临床科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占75%,分值450分;其中内、外、妇、儿比例分别为32%、23%、9.5%、10.5%。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