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有医古文嘛

医学考试网(医学)2025-05-11 15:44:04点击:14234
执业药师证需要考试的科目是药学类考试科目为: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四个科目均为客观科目。中药学类考试科目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四个科目均为客观科目。执业药师考试成绩管理:1、参加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2、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国家药监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用印,在全国范围内有效。3、凡符合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相应制度规定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可报名参加考试。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人事考试网-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分药学和中药学两类,每类考试包括四科。药学类考试科目包括:药学专业知识(一)(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两部分内容)、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两部分内容)、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类考试科目包括: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包括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两部分内容)、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两部分内容)、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分药学和中药学两类,每类考试包括四科。药学类考试科目包括:药学专业知识(一)(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两部分内容)、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两部分内容)、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类考试科目包括: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包括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两部分内容)、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两部分内容)、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以上科目中,药事管理与法规为共同考试科目;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的人员可根据专业要求,选择参加药学类或中药学类考试科目。各科单独考试,单独计分,执业药师每科试卷满分为120分。

执业药师考试科目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分为:药学类(西药):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类、中药学类共考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类: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类、中药学类共考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执业药师分为中药专业和西药专业,每个专业共有四个考试科目。执业药师每年可以报考:一科或两科或三科或四科,自己根据情况选择报考科目。在启圣教育备考执业药师,学习拿证提升职业技能!

您好!!药学专业知识(一)含药理学部分和药物分析部分,药学专业知识(二)含药剂学部分和药物化学部分。

医古文考试

是。医古文考试背诵是繁体,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古医学材料,如古医方,医例等,医古文教材用繁体字行文。繁体字,汉字的一种字体形式,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

我认为弈古文考试主要考的就是历史,古代的医学著作中的基础知识,比如医古文中所描述的,医学方面治病的原理是什么?古文医学病理方面的意思解释,以及翻译成白话文的形式等等吧。

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申报条件(正 副) 一、学历和资历要求 (一)申报正高职称者,应具备相应专业医药卫生类本科以上(含本科,以下同)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相应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并被聘用副高职称5年以上(含5年,以下同)。 (二)申报副高职称者,按以下情况区别对待: 1.具备相应专业医药卫生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取得相应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并被聘用中级职称7年以上。其中,市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只有临床、中医(含中西结合,以下同)和口腔类别以外的技术人员可申报相应专业副高职称,县级及县级以下(含县级,以下同)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均可申报相应专业副高职称。 2.具备相应专业医药卫生类大学本科学历,取得相应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并被聘用中级职称5年以上。 3.具备相应专业医药卫生类硕士学位,取得相应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并被聘用中级职称4年以上。 4.具备相应专业医药卫生类博士学位,取得相应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并被聘用中级职称2年以上。 5.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三)申报全科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职称的,除须具备申报副主任医师职称所应具备的学历和资历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工作满3年; 2.具有临床类专业中级职称; 3.具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全科医学中级职称的不须提供此证)。 二、执业资格准入要求 申报医师类高级职称者,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且申报专业的类别应与医师执业资格类别(临床、公共卫生、口腔、中医等)相一致。申报护理类高级职称者,必须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申报人员现医师类职称专业类别与所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执业类别不一致的,其现职称可作为申报上一级职称的依据,但申报专业类别须与执业类别相一致。 三、论文要求 (一)申报正高职称者,须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 (二)申报副高职称者,市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须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县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须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2篇,其中1篇必须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另1篇可为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宣读论文,也可是专业工作研究文章或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应用分析文章。 (三)公开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国内外医药卫生类或相关专业正式期刊上的论文。国内正式期刊应为《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参评论文正式期刊目录》(见湘卫职改办〔2010〕3号文件,以下简称《目录》)收录、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并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查询到的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目录》以外的国内期刊不予认可。国外刊物是否为正式期刊,由评审专家组鉴定。 所有公开发表文章要求1500字以上,个案、综述、增刊发表文章不能作为申报高级职称论文。 (四)县级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撰写作为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依据的宣读论文、工作研究文章或科研成果分析文章应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1.宣读论文应在省级及以上专业学术会上宣读、字数不少于1500字,须具备《论文宣读证书》和刊载该宣读论文的学术会议论文集。 2.工作研究文章或科研成果分析文章是申报者本人的科研成果或运用、推广他人科研成果的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并已在单位宣读。年度业务工作总结不能作为此类文章参评。 5.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不能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论文。 6.论文内容应与所申报的专业相近。 四、下基层服务要求 在城市(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申报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的临床、中医和口腔类别专业医务人员,任现职以来至申报前必须到县或乡镇医疗卫生单位连续服务6个月以上,并考核合格。 年龄在50岁以上或以往曾在县级及县以下医疗卫生单位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可免下基层服务。 五、外语(医古文)和计算机能力要求 (一)外语(医古文)水平要求。申报者须提供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通知书(卫生类或综合类),申报正高者须提供A级成绩,申报副高者须提供B级或A级成绩;申报中医、中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类的人员可提供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或医古文考试成绩。 有关外语(医古文)免试、降分、放宽成绩的条件详见原省人事厅《关于我省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湘人发〔2007〕56号)。 (二)计算机能力要求。根据原省人事厅《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湘人发〔2009〕17号)规定,凡申报高级(含正高、副高)职称的须获得3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之前取得原省人事厅颁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中级合格证,认可为一个科目(模块)。 有关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考条件详见原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湘人发〔2003〕39号)。 六、继续教育学分要求 根据《湖南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试行)》(湘卫科教发〔2001〕6号)规定,达到规定学分才能申报。 七、年度考核要求 任现职以来最近连续5年(硕士学历申报副高职称4年,博士学历申报副高职称2年)年度考核结果均要求“合格”及以上等级。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一)发生医疗事故负主要或完全责任者未满3年的。 (二)受行政处分且仍在处分期内的。 (三)考试违纪处分决定中明确规定不得申报的人员。c

执业药师考试考不考医古文

为了帮助2022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的复习,医学教育网整理了2022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科目和题型,详情如下:一、考试科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二、各科目内容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药学、方剂学。相关专业: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中医内科学。三、考试题型2022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科目和题型,由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更多医学资格、职称考试资料,可登录医学教育网查阅,医学教育网包含丰富的免费辅导资料、备考经验并及时向大家提供各种医考资讯信息。

您好!天星医考为您解答!两门考试是内容不一样的,相比较而言,执业药师考试难度略大些。执业药师考试内容: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类、中药学类共考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一)含药理学部分和药物分析部分药学专业知识(二)含药剂学部分和药物化学部分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剂师主要工作在医院,初级药师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天然药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药事管理专业知识:药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总论)、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各论)详情请关注我们官网!

主管中药师医古文考试

取得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7年。考生持所打印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申请表》,按照所在考点的具体要求,进行现场报名及资格审核。申报表盖章:考生应携带申报表至所在单位或档案存放单位审查盖章。提交书面报名材料(如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等),并确认个人报名信息签字,交费。主管中药师考试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主管中药师考试切忌不能贪多求快。大家都知道“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对于考试也是如此。复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复习,争取把在考试中可能考到的知识点都复习到位,做到了这点,通过考试也就不在话下了。不少考生平时对于主管中药师考试的参考教材不愿精读细嚼,疏于思考,懒于动笔,眼高手低,一知半解,蜻蜓点水,学而不实。结果到了考场考试面对试卷的时候,看着题目似懂非懂,选择答案模棱两可,选这也没把握,选那个也拿不准。对于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

报考主管中药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1、取得中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中药师职务满7年;2、取得中药学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中药师职务满6年;3、取得中药学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中药师职务满4年;4、取得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中药师职务满2年;5、取得中药学专业博士学位。

参加主管中药师资格资格考试  1、取得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7年;  2、取得药学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6年;  3、取得药学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4年;  4、取得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2年;  5、取得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主管中药师医古文考试大纲

主管中药师考试要考《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四门。主管中药师考试属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一个专业,根据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法,主管中药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导读】相信很多考生在备考前期,总是会听到关于考试的很多声音,比如就说“中级主管中药师考试很难”那么听说中级主管中药师考试很难?究竟有多难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一,工作环境相关性低的,考试就会难。比如《药事管理与法规》一般对于从事质量管理、医药代表岗位的人员比较容易,因为他们天天研究法规,用法规,自然就不难。另外,专业知识二和综合对于临床背景的考生就不难,因为他们天天用药。但是,这些背景之外的,学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考试也会有难度。其二,教育背景相关性低的,考试就会难。如果在学期间经受过相关科目的训练,一般学起来可以省很多力气。否则,自己看书无疑是看天书,也根本不可能死记硬背。所以,零基础考生,中级主管中药师学起来会非常困难。其三,年龄偏大的考生,会感觉法规很难。法规的特点是考点多、小、散、乱,而考试的特点则是重在理解,尤其注重考察“从类似考点中找不同点”或者“从不同考点中找共同点”,这对于年龄偏大的考生是一大挑战,甚至有的考生专业知识一、专业知识二、综合知识与技能都能过,但是法规却无论如何也过不了。这类考生一定要用够时间,不能进行突击复习法规。其四,复习的时间不够,考试就会难。按三遍复习法复习的考生,考试分数都比较高。他们一般第一遍浏览教材,第二遍通过老师培训或辅导书深入理解考点,第三遍进行章节习题训练。很多考生都说,考试复习时间与考试成绩是成正比的。很多考生明明看到了考点,但是无法把答案做对,就是因为时间用的不够,无法掌握考点。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送的关于“听说中级主管中药师考试很难?究竟有多难?”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的来说未来医药行业发展趋势非常可观,所以建议有意向的考生,尽早学习报考,早日成为医药行业的一员,为祖国医药行业发光发热。

2021年报考初级中药师需要什么条件?很多中药学职称考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只要学历和工作年限满足要求,就可以报考中药师考试。各学历的工作年限要求具体如下:报考中药学职称考试需取得中药学专业学历。1、取得中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中药士职务满5年;2、取得中药学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3、取得中药学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说明: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为考试前一年度的年底,报名参加2021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其学历取得日期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医古文考试题

医古文试题医古文试题 课程代码:2976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题 分 15 15 12 15 15 12 1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的“要”义为( ) A、重要 B、要求 C、约束 D、需要 2、“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的“觉”义为( ) A、觉察 B、醒来 C、感觉 D、惊醒 3、“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的“少时”义为( ) A、年轻时 B、少年时 C、短时间 D、缺少时间 4、“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已具吾友宋太史濂所为翁墓志”的“大方”义为( ) A、不小气 B、大处方 C、常规 D、大道 5、“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的“相”义为( ) A、互相 B、察看 C、指病人 D、指代你 6、“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的“一言”义为( ) A、一个字 B、一句话 C、一番话 D、一篇序言 7、“知炎上之生灾,可不慎也”的“炎上”义为( ) A、指火 B、烈火 C、火上 D、燃烧 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孑”义为( ) A、独立 B、孤独 C、唯独 D、只是 9、“圣学莫如仁”意为( ) A、最高的学问不是仁学 B、最高的学问不及仁学 C、最高的学问不似仁学 D、最高的学问不谈仁学 10、“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兴怀”意为( ) A、高兴地发出感慨 B、引起心中的感触 C、达到最高的境界 D、抒发宽广的胸怀 11、代词“所”的现代译法是( ) A、左右 B、……·的事物 C、的 D、处所 12、“予固难与之苦辩,故作此诠”的“与”是( ) A、动词 B、介词 C、连词 D、助词 13、“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的“客”是名词( ) A、用作动词 B、用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14、在“何为其无有哉”中,“何为”的语序特点是( ) A、主谓倒装 B、动词宾语前置 C、定语后置 D、介词宾语前置 15、”性好吉者,危言见非”是( ) A、判断句 B、否定句 C、被动句 D、省略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含有“声名显扬”义词语的句子是( ) A、数年之间,声闻顿著 B、于是,翁之医益闻 C、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 D、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 E、义声积著,则固有当代之执笔者书矣 2、比喻“无济于事”义的是( ) A、千虑一得 B、车薪杯水 C、曲高和寡 D、忘陋效颦 E、一博众咻 3、“其”义为“难道”的是( ) A、一瓢先生其理学乎 B、医其可以世论否耶 C、其有患疮病、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 D、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衣食之齐乖所由致也 E、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 4、含有比喻义的是( ) A、冰谷 B、游魂 C、溢言 D、脍炙 F、刻棘 5、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 A、“询谋得失,深逐夙心”的“询谋”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俯仰” C、“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的“轻重” D、“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的“开会” E、“即病者亦但知膏育难挽”的“膏盲” 6、为了解汉字形体演变,可查检( ) A、《说文解字》 B、《说文义证》 C、《说文释例》 D、《说文句读》 E、《助字辨略》 7、属于《康熙字典》“肉”部的字是( ) A、肓 B、脯 C、肠 D、期 E、脾 8、属于指事字的是( ) A、本 B、血 C、皿 D、子 E、末 9、含有通借字的句子是( ) A、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B、宋太祖命刘翰详较 C、或类死灰,淹悴不发 D、乃拖舟直诣洄溪 E、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10、关于词义转移的论述有( ) A、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B、古义表示的范围比今义宽泛 C、是词义演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D、新旧义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E、新义产生后,旧义一般不复存在 11、属于述宾词组的是( ) A、归耗气 B、安神 C、积久 D、俯身以视 E、祛之 12、定语后置的句子是( ) A、漆叶屑一升,青粘十四两,以是为率 B、但不得用野菊名苦薏者尔 C、草木之生者依于土 D、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E、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 13、形容词具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的“荣” B、“会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的“奇” C、“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的“轻” D、“三菘,日用之蔬,罔克灼其质名”的“灼” E、“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的“昌” 14、属于训估方法的是( ) A、阐述语法 B、分析句段关系 C、因形求义 D、说明修辞手段 E、因声求义 15、修辞中的举隅手法包括( ) A、举一反三 B、举一见十 C、举此赅彼 D、举此见彼 E、举偏概全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12分。) 1、在“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中,“人所共信者”指______,“人所共疑者”指________。 2、在“其窍滑以夷,其肌廉以微”中,“夷”义为_________,“廉”义为________。 3、在“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中,“及”义为_______。“诸”义为_________ 4、在“即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则亦当牵连书之,而不可尽没有所由来”中,“无俚”义为________,“没”义为_______。 5、在“又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诚接物之要道,其于医也则不可”中,“度”义为______,“接物”义为________ 6、“盛盛虚虚”的前一个“盛”义为_______,后一个“虚”义为________ 7、“穷神极变”的“穷”、“极”均为_________词性,义为________。 8、在“自吴人叶天士氏《温病论》、《温病续论》出,然后当名辨物”中,“名”指______,“物”指________。 9、“按寸不及尺,_______;人迎跌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是说医生诊脉____。 10、“太史公曰:《传》曰:‘_______,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11、注释家校勘字误经常使用______和_____两种方法。 12、修辞中的复用手法包括_______复用、________复用和连类复用。 四、词语解释题(第1到第10小题,每小题分,第11到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水泉: 2、巡抚司道到门速驾。 速: 3、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 躬行: 4、乃采其尤卓卓者,为著于篇。 卓卓: 5、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 冀: 6、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举: 7、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 乖: 8、疾发于五脏,则五色为之应。 为: 9、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 甚: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 11、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养: 自重: 12、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 僭: 肆: 13、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 且犹: 所为: 14、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 反用: 行间: 15、食之使人偃蹇壅郁,泄火生风,戟喉痒肺。 偃蹇: 戟: 16、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 赍: 重器: 17、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纯: 愆: 18、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直,合乎夭矣。 19、血气交,炀然焚如。 交: 炀: 20、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东: 回: 五、今译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2、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3、诘其所习,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鲜有通贯者。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六、标点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疾 2、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属阳液注骨而补脑髓故属阴 3、今世医者学医惟求其便病家择医惟求其稳然非通何由得便非当无所谓稳舍通而求便舍当而求稳必夭人性命矣 七、断句题(用“。”号断句。第1小题7分,第2小题9分;共16分。) 1、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庭栋久失怙恃既无吾老之可老今吾年七十有五又忽忽不觉老之及吾宜有望于老吾者之使吾克遂其老也嗣孙应谷年甫弱龄未能老吾之老并不知吾之老吾惟自知其老自老其老而已老之法非有他也宋张丰曰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起居寝食之间尔昨岁壬辰自秋而冬以迄今春薄病缠绵动多拂意此正老态毕现欲得所以老之法能荟萃其类者卒罕成书也于卧室呻吟之馀随事随物留心体察闲披往籍凡有涉养生者摘取以参得失亦只就起居寝食琐屑求之素问所谓适嗜欲于世俗之常绝非谈神仙讲丹药之异术也纵无解于老亦自成其为老更无待于老吾 者而所以老之法在是而吾所以自老其老亦在是随笔所录聚之以类题曰老老恒言 2、侄从明夏初由客邸患痢昼夜三四十度里急后重口渴汗出胸隔焦辣手心热腹热腹微痛小水少干秽呕恶其脉左沉弦右滑数孙一奎以病人原禀薄弱今远归途次多劳不敢疏下姑以胃风汤加黄连与二贴不效腹稍加胀渠嘱孙曰古云无积不成痢今积势胶固切勿用补无以体素弱为疑孙即改用黄芩芍药汤三剂无进退乃曰此证实实虚虚热热寒寒殊属难治且谷食进口不入干秽可虑须再觅高明参酌无如病人信任益坚孙因图欲先开胃口使新谷食将宿秽压出或补或攻视缓急以为方略乃背嘱伊侄曰令伯非人参不可幸且勿露俾予得以尽技因仿丹溪法用人参黄连各二钱煎浓细细呷之秽恶果止连与两日觉胸腹胀即以保和丸应之觉小水不利又以清六丸应之里急后重以参术加芩连木香槟榔滑石桃仁应之人参皆背加病人不知也每诊脉必曰疾已渐平幸勿遽补恐废前功讵知人参已服十日计二两许矣此后脉仅四至软而无力忆丹溪虚回而痢自止又云气虚甚者非附子不能行参芪乃以胃风汤加芪附炮姜四剂而血止后重亦止再用菟丝英肉故纸杜仲参附全安

"因此,围绕上述四者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是提高考试水平的关键。一、明确词义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习《医古文》的基础。积词而成句,累句乃成文。句读,今译和理解都是以文句形式出现的,而文句又是由词语材料构造的,因而句读、今译和文意理解都必须根植于词语这一土壤之中。假使词语数量在胸中寥若晨星,词语意义于脑内混饨一片,则句读能力要求增强,今译水平欲达上乘,文意理解务求正确,便犹如登攀于无本之木,邀游于无源之水一般,其不能登高致远,自在情理之中。因此,词语是考试的首要内容。自考大纳》所要求掌握的800个常用词汇,应作为学习重点,其中明确各词的意义为关键环节。学习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①注意区别词的古义与今义。许多词义,在历史发展中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较大的容易发现,微小的不易察觉。因而容易产生以今又解释古义的错误。如《华伦传》中"妇稍小差"的"稍"字,现代汉语是"略微"之义,古汉语却是"逐渐"之义。

你太粗心了,字都打错了。答案:1,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人,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丹溪翁传》 苟:连词,如果,假设。 一个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于一种学艺,可将推已及物的仁爱之心,推广于人,虽然并未做官,也和做官一样。2,先生得无诞之乎?《扁鹊传》 诞:欺 先生您该不是哄我吧?

1.《扁鹊传》选自 ( B.《史记》 )2.“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的“奇”字义为(C.)。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中医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

(一) A型 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 方法 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 B型 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