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医学考试网(医学)2025-05-11 16:22:14点击:3354
呵呵,我也在找,不过好像没有免费的。

你好,根据我刚才看了,中医执业医师还没有出来,具体你可以到这个地址看详情年执业医师考试已经圆满结束,好学教育医学网校编辑将为您第一时间公布2012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信息,以及最新的考试资讯,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您登录好学教育医学论坛,与广大学员及时进行交流!2012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临床执助理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2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考试真题和答案国家是保密的,不会公开的。现在有所谓的真题,都是由考生记忆下来,然后汇总的。 不会像很多其他考试一样,考试过后有真题出现。

中医执业医师试卷及答案

1.“居经”、“避年”之说最早记载于:   A《皇帝内经》 B《千金要方》 C《伤寒论》 D《脉经》   2.在——中提出:女子不孕与“五不女”的先天生理缺陷有关   A《傅青主女科》 B《黄帝内经》 C《经效产宝》 D《广嗣纪要》   3.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是:   A气血 B天癸 C 脏腑 D 胞宫   4.横行于腰部,总束诸经的奇经是:   A冲脉 B任脉 C 带脉 D 督脉   5.健康女性,一般初潮年龄为:   A 10岁 B 12岁 C 14岁 D 16岁   6.终生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   A暗经 B激经 C 居经 D 避年   7.产后机体的病理特点是:   A 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B 肝失调达,气机逆乱 C 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D 多虚多瘀   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月经先期:   A月经周期提前3天 B月经周期提前4天 C 偶尔一次月经提前7天   D月经周期提前10天 ,连续出现两个周期   9.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临床表现;   A月经周期提前10天、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B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   C 经期少于2天或超过8天,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D月经3个月来潮一次而机体无其他不适   10. 不属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是:   A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 B胸胁、乳房胀痛   C经后小腹疼痛,喜按 D经行不畅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代表方剂是:   A温经汤 B 胶艾四物汤 C血府逐瘀汤 D 膈下逐瘀汤   12.痛经的治疗原则是:   A行气活血 B 通调气血 C补气养血 D温经散寒   13.气血虚弱型闭经治疗宜:   A活血化瘀通络 B温经散寒通络 C行气破瘀通络 D补气养血调经   14.下列临床表现,诊断闭经欠妥的是:   A既往月经后期,渐至闭经   B 既往月经正常,突然停闭6月余,腹步膨隆,脉滑   C 月经初潮较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   D 年龄超过18岁月经仍未来潮   15.下列哪项闭经不属于生理性闭经:   A育龄期未妊娠者 B 青春期前 C妊娠期 D 哺乳期   16.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出血,量或多或少,淋漓不净,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证属:   A血瘀型月经过多 B血瘀型经期延长 C血瘀型崩漏 D血瘀型痛经   17.下列哪项不是脾虚型崩漏的主要症状:   A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   B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C不思饮食,气短懒言   D量多,色红,质稠   18.产后三冲:   A冲心、冲肺、冲胃 B 冲心、冲肺、冲肝   C 冲心、冲肺、冲脾 D冲脾、冲肺、冲肝   19.经行量少,色暗红,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苔白,脉沉紧。证属:   A肾虚型月经过少 B气滞型月经过少 C血虚型月经过少   D血寒型月经过少   20.气虚型月经过多,代表方剂:   A补中益气汤 B归脾汤 C保阴煎 D举元煎   21.下列哪项不属于带下病:   A经行前后,带下量多,无色无臭   B带下量多,色白无臭   C带下量多,赤白相兼臭秽难闻   D 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   22.带下量多,色黄绿如浓,或赤白相兼,质稠,恶臭难闻,治以:   A健脾益气 B温肾助阳 C清热利湿 D清热解毒利湿   23.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味,伴神疲倦怠,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缓弱。治疗方药宜选:   A完带汤 B易黄汤 C内补丸 D止带方   24.血虚妊娠腹痛的最佳选方是:   A 归脾汤 B 胶艾汤 C八珍汤 D 当归芍药散   25 妊娠恶阻的.治法宜:   A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B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C 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D柔肝养阴,降逆止呕   26.妊娠腹痛产生的机理是:   A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 B气血虚弱,气血运行不畅   C肝郁脾虚,气血运行不畅 D胞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27.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   A带脉亏虚,不能系胎 B脾虚化源不足,胎元不固   C 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 D气血不足,不能载胎   28.治疗气血亏虚型胎动不安的代表方剂:   A寿胎丸 B保阴煎 C固阴煎 D胎元饮   29.肾虚胎漏的治法宜:   A补肾固冲,止血安胎 B固肾安胎,止血   C补气养血,止血安胎 D健脾益气,止血安胎   30.滑胎是指: A第一胎就出现流产者 B 第二胎出现流产者   C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者 D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以上者   31.肾虚滑胎的代表方剂: A寿胎丸 B胎元饮 C 八珍汤 D泰山磐石散   32.脾虚妊娠肿胀的治疗宜选:A参苓白术散 B白术散 C实脾饮 D鲤鱼汤   33.患者妊娠8月余,头晕目眩,甚则视物昏花,不能站立,伴胸闷胁胀,泛恶吐涎,倦怠嗜卧,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而缓。治疗宜选:   A导痰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 温胆汤   34.胞衣不下是指胎儿娩出后,经——后胎盘不能自然娩出。A 30分钟 B 60分钟 C 90分钟 D 120分钟   35.产后三病是指:   A痉病、郁冒、大便难 B发热、郁冒、大便难 C 痉病、昏迷、心悸   D痉病、郁冒、泄泻   36.产后病的治疗原则   A大补气血 B活血化瘀 C 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D 清热解毒   37.下列哪项不是血虚型产后腹痛的主要表现:   A产后小腹隐痛喜按 B面色苍白 C头晕眼花   D恶露量少,色暗不畅   38.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时多时少,淋漓不断,色暗有块,少腹疼痛拒按,舌暗,脉沉弦。方选:   A生化汤 B补中益气汤 C保阴煎 D桃红四物汤   39.下乳涌泉散适用于:   A气虚型缺乳 B肝郁型缺乳 C肾虚型缺乳 D气血虚弱型缺乳   40.婚后不孕,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脉沉细。方选:   A真武汤 B养精种玉汤 C开郁种玉汤 D毓麟珠   参考答案   1 D 2 D 3 A 4 C 5 C 6 A 7 D 8 D 9 D 10 C   11 A 12 B 13 D 14 B 15 A 16 C 17 D 18 A 19 D 20 D   21 A 22 D 23 A 24 D 25 B 26 D 27 C 28 D 29 A 30 D   31 A 32 B 33 C 34 A 35 A 36 C 37 D 38 A 39 B 40 D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一般是不会公布的,因为考完后真题试卷就回收销毁,不会公布,网上能够查看的,一般是网友回忆版的内容,查看回忆版,可以到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网里面去查看一下。

1.“六经辨证”是哪位医家创立的:( )   A华佗 B成无己 C王叔和 D张机 E张元素   2.下列哪项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 )   A风邪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B风寒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   C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D寒邪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   E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   3.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是:( )   A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 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   C发热恶寒,项背强痛,脉浮缓 D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数   E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缓   4.太阳伤寒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恶寒发热 B有汗脉缓 C项强痛 D无汗而喘 E身体疼痛   5.下列哪项是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理:( )   A气虚不固,津液外泄 B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外邪化热,迫津外泄   D卫阳素虚,肌表不固 E虚热内炽,蒸津外泄   6.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   A有无头痛 B有无恶寒 C有无汗出 D有无发热 E有无恶风   7.下列哪项是太阳蓄血证最主要的临床特征   A少腹硬满,小便不利 B其人如狂,少腹急结 C脘腹痞满,惊悸不宁   D其人发狂,脐腹满痛 E腹满胀痛,身目发黄   8.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下述哪项最有意义:( )   A少腹硬满或不满 B口渴引饮或不渴 C小便自利或不利   D大便泄泻或秘结 E脉象浮数或浮缓   9.“胃家实”中的“胃家”,其病位是指:( )   A胃 B脾与胃 C胃与大肠 D大肠 E脾胃与大肠   10.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   A发热的高低 B有无神志变化 C有无燥屎内结   D腹满的轻重 E汗出的多少   11.下列何证的主症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   A阳明病证 B厥阴病证 C太阴病证 D太阳病证 E少阳病证   12.外邪最易侵袭何经:( )   A厥阴经 B太阳经 C阳明经 D太阴经 E少阳经   13.下列哪项是太阴病“腹满”的病机:( )   A腑气不通,气机壅滞 B湿郁化热,气机逆乱 C纳运失常,胃失和降   D寒湿内生,气机阻滞 E水饮不化,气机壅滞   14.厥阴病提纲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   A气上撞心 B腹满而吐 C心中疼热 D消渴喜饮 E饥不欲食   15.下列哪项是少阴寒化证中“面赤”的病机:( )   A阳衰阴盛,格阳于上 B病情向愈,阳气来复 C寒郁化热,蒸腾于上   D卫阳郁闭,从阳化火 E表邪不解,阳气怫郁   16.少阳病转变为厥阴病,在六经传变中称为:( )   A合病 B表里传 C循经传 D直中 E越经传   17.下列哪项是少阴热化证中“心烦不得眠”的病机:( )   A余热未清,留扰胸膈 B阴虚热扰,心神不宁 C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D寒郁化热,扰乱心神 E心火炽盛,侵扰心神   18.素体虚衰,外邪入侵而出现三阴经证候,称为:( )   A越经传 B并病 C循经传 D表里传 E直中   19.六经传变中,“并病”最确切的涵义是下列哪项:( )   A一经病证同时兼有他经证候 B由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   C两经或者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病证与阴经病证同时并见   E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   20.下列表现中不属卫分证的是:( )   A咳喘胸闷 B咽喉疼痛 C发热恶风 D口干微渴 E舌边尖红   21.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应除外下列哪项:( )   A归类温病病变中的不同证候 B阐明各种温热病的感邪途径   C揭示温病病情的'浅深与轻重 D说明温病过程中的传变规律   E指导临床立法处方以及用药   22.识别温病气分证的主要依据是壮热而:( )   A腹痛便秘 B胸闷气粗 C咳嗽气喘 D头痛心烦 E口渴苔黄   23.下列哪项是营分证的病机特点:( )   A热在心肝,伤阴动血 B热在营阴,阴液耗伤   C热灼营阴,耗血动风 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E热在心营,伤阴动风   24.营分证与阳明腑实证均可见到神昏谵语,其鉴别要点是:( )   A有无手足抽搐 B起病的缓与急 C发热的高与低   D有无便秘腹痛 E病性之虚与实   25.下列哪项是温病热入营分“口干反不甚渴”的机理:( )   A津液耗伤不甚 B津液逐渐恢复 C热蒸营阴上潮   D邪热迫血妄行 E邪热逐渐衰退   26.下列哪项是血分证的病机特点:( )   A热甚灼伤津液 B热炽劫营伤血 C动血动风耗阴   D热甚伤津耗气 E阴虚阳热内扰   27.下列哪项是中焦病证的病位:( )   A胃与大肠 B胃 C脾与胃 D脾胃与大肠 E脾   28.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补充并创立了三焦辨证:( )   A吴鞠通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叶天士 E刘河间   29.三焦病证的传变,其中的“逆传”是指:( )   A阳明胃传入太阴肺 B太阴脾传入太阴肺 C太阴肺经传入心包   D阳明胃经传入心包 E中焦脾胃传入上焦   30.按三焦辨证,病在下焦的病机特点是:( )   A热邪炽盛,动风动血 B热久营阴,心神被扰   C热邪壅滞,肺气被郁 D热在心肝,伤阴动血   E热邪久留,肝肾阴虚   31.张仲景首创:( )   A三焦辨证 B经络辨证 C卫气营血辨证 D六经辨证 E八纲辨证   32.“直中”是指:( )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证候已罢,继而出现另一经证候   C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外邪入犯三阴而出现三阴证候   33.热灼肝肾之阴的发热特征是:( )   A身热不扬 B日晡潮热 C五心烦热 D身热汗出 E往来寒热   34. 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是:( )   A神昏谵语,高热,腹满便秘 B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舌绛   C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脉滑 D神昏,间有谵语,苔黄厚腻   E心烦躁扰,吐血,舌质深绛   35. 下焦病证的病位在:( )   A肺与大肠 B脾与胃 C肝与胆 D肝与肾 E胃与大肠   36. 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的是:( )   A循经传 B直中 C合病 D表里传 E并病   37. 无热恶寒,但欲寐,下利肢冷,呕不能食,属于:( )   A少阴寒化证 B少阴热化证 C太阳蓄水证 D太阳蓄血证 E太阴寒湿证   38.下述哪项不是病名:( )   A带下赤白 B圆翳内障 C砂石淋 D睑弦赤烂 E上胞下垂   39. 下列哪项属于辨病论治:( )   A透疹 B补肾 C安胎 D去翳 E截疟   40.影响病人如实准确反映病情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文化程度 B年龄 C神志状况 D表达能力 E性别   41.“痰热闭神”的否定性资料为:( )   A喉间有痰声 B无发热面赤 C苔黄腻脉滑 D昏迷不知人 E语言不清楚   42.阴虚证出现盗汗属于:( )   A一般性资料 B偶见性资料 C否定性资料 D充要性资料 E必要性资料   43.有“动风”表现而无发热症状,不属于:( )   A 血虚动风 B 阴虚动风 C热极生风 D肝阳化风 E慢脾惊风   44.一个规范的证名,一般应当有:( )   A病位 B病程 C病名 D病势 E病候   45.提示诊断的可能性,但难以确诊的资料是:( )   A必要性资料 B充要性资料 C偶见性资料 D一般性资料 E其它   46.哪项资料能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A必要性资料 B充要性资料 C偶见性资料 D否定性资料 E其它   47.诊断病证必然见到的资料为:( )   A必要性资料 B偶见性资料 C充要性资料 D一般性资料 E其它   48.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诊断为太阳中风证,采取的是什么逻辑思维方法:( )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反证法 E试探法   49.下述哪项对鉴别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无意义:( )   A有汗或无汗 B头痛或是不痛 C恶寒或恶风   D口渴或不渴 E脉浮缓或浮紧   50.对于病、证、症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   A病的全过程可为不同的证 B“证”反映“病”的阶段特点   C同一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 D “证”反映“病”的全过程特点   E症是辨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   1D  2E 3B 4B 5B 6C 7B 8C 9C 10C   11E 12B  13D  14B  15A 16B  17B  18E  19E 20A   21B  22E  23D 24D  25C  26C  27D  28A  29C 30E   31D  32E  33C 34A  35D  36C  37A  38A 39A 40C   41B 42D  43C 44A  45C 46D  47A  48A 49D 50D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解析

【导读】在中医执业医师水平测试中,经常考察的考试内容是表里双解剂的方歌/组成/功效主治,相信这也是很多考生非常关注的,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表里双解剂试题附解析,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刷题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点。

一、A1型选择题

1.葛根芩连汤主治的病证是

A.协热下利

B.脾虚泄泻

C.热毒血痢

D.暑湿吐泻

E.湿热痢疾

2.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A.疏肝止痛,清热泻结

B.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C.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D.解肌疏表,清泻里实

E.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主治协热下利,临床可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2.【答案及解析】C。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关于“中医执业医师表里双解剂试题附解析”的相关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目前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公告尚未通知,建议考生可根据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值分布,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想了解更多医学类从业资格考试,备考、提升、报名、领证等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小编,获取更多资讯。

A1型题

1. 寒热往来见于下列哪种证候:

A.表寒 B.里寒

C.表热 D.里热

E.半表半里

2. 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

A.胀痛 B.灼痛

C.冷痛 D.绞痛

E.隐痛

3. 下列哪项属于病理性汗出:

A.衣被过厚 B.剧烈活动

C.进食辛辣 D.气候炎热

E.睡眠之时

4. 午后或入夜发热,似有热发自骨内之感,伴颧红、盗汗等症,属于:

A.日哺潮热 B.湿温潮热

C.气虚发热 D.阴虚发热

E.热入营血

5.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

A.表邪入里 B.阳气衰少

C.汗出亡阳 D.真热假寒

E.邪去正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E 。解析:寒热往来见于半表半里。其余均不能出现寒热往来。

2.【答案】 D 。解析:绞痛指疼痛剧烈,如刀绞割而难以忍受的症状。多因瘀血、气滞、结石、虫积等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3.【答案】 E 。解析: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汗,属生理现象;而睡眠中汗出,醒则汗止为阴虚的表现,属病理性汗出。

4.【答案】 D 。解析:午后或夜间潮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5.【答案】 E 。解析:战汗先全身恶寒、战栗,接着大汗出提示邪正斗争激烈,为病情变化的转折点。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主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之危候,主病情恶化。

执业中医医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

B1型题

A.精亏神衰 B.邪盛神乱

C.得神 D.少神

E.神乱

1.神志清楚,目光明亮,面色荣润含蓄,动作灵活自如的临床意义是:

2.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的临床意义是:

A.鼻孔咽喉干燥 B.鼻塞流浊涕

C.鼻流浊涕腥臭 D.鼻血鲜红

E.鼻塞流清涕

3.外感风热病人,可见的症状是:

4.鼻渊病人,可见的症状是:

A.消渴晚期 B.肾衰

C.有机磷中毒 D.脏腑衰败

E.溃腐疮疡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 神志清楚,目光明亮,面色荣润含蓄,动作灵活自如是得神的表现C正确。神乱多见癫狂痴痫脏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是痫病的典型表现。E错误。精亏神衰萎靡、迟钝、目无光彩、眼球呆滞、晦暗无华、肉削著骨、微弱、喘促无力、动作困难。郑声A错误。猝然昏仆、两手握固、牙关紧闭是邪盛神乱。B错误。少气懒言,倦怠乏力为少神的表现D错误。

2.【答案】 E 。解析: 神志清楚,目光明亮,面色荣润含蓄,动作灵活自如是得神的表现C错误。神乱多见癫狂痴痫脏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是痫病的典型表现。E正确。精亏神衰萎靡、迟钝、目无光彩、眼球呆滞、晦暗无华、肉削著骨、微弱、喘促无力、动作困难。郑声A错误。猝然昏仆、两手握固、牙关紧闭是邪盛神乱。B错误。少气懒言,倦怠乏力为少神的表现D错误。

3.【答案】 B 。解析:鼻涕黄稠,常见于外感风热。

4.【答案】 C 。解析:久流浊涕不止,多为“鼻渊”,是热邪内蕴日久或正虚邪留鼻窍而成。

中药学

1.治疗血热所致之痔血、便血,宜首选:

A.小蓟 B.艾叶

C.槐花 D.灶心土

E.白及

2.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3.善治血热便血、痔血及肝热目赤头痛的药物是:

A.虎杖 B.槐花

C.小蓟 D.地榆

E.大蓟

4.善治脏腑湿痰的药物是:

A.白前 B.禹白附

C.半夏 D.白芥子

E.皂荚

5.“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姜黄

E.乳香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槐花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治疗血热出血;目赤、头痛。

2.【答案】 B 。解析:川芎“上行头目”,“头痛不离川芎”,为治头痛的要药。

3.【答案】 B 。解析:虎杖入肝经,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作用,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槐花寒凉而苦降,善能清泄肝、胃、大肠之热而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小蓟与大蓟功用相同,且常配伍使用,近代还以本品治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之出血,但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治疗血淋更为多用。地榆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各种血热出血证。大蓟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

4.【答案】 C 。解析:半夏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要药。善治脏腑之湿痰。

5.【答案】 C 。解析: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A1型题

1. 寒热往来见于下列哪种证候:

A.表寒 B.里寒

C.表热 D.里热

E.半表半里

2. 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

A.胀痛 B.灼痛

C.冷痛 D.绞痛

E.隐痛

3. 下列哪项属于病理性汗出:

A.衣被过厚 B.剧烈活动

C.进食辛辣 D.气候炎热

E.睡眠之时

4. 午后或入夜发热,似有热发自骨内之感,伴颧红、盗汗等症,属于:

A.日哺潮热 B.湿温潮热

C.气虚发热 D.阴虚发热

E.热入营血

5.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

A.表邪入里 B.阳气衰少

C.汗出亡阳 D.真热假寒

E.邪去正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E 。解析:寒热往来见于半表半里。其余均不能出现寒热往来。

2.【答案】 D 。解析:绞痛指疼痛剧烈,如刀绞割而难以忍受的症状。多因瘀血、气滞、结石、虫积等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3.【答案】 E 。解析: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汗,属生理现象;而睡眠中汗出,醒则汗止为阴虚的表现,属病理性汗出。

4.【答案】 D 。解析:午后或夜间潮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5.【答案】 E 。解析:战汗先全身恶寒、战栗,接着大汗出提示邪正斗争激烈,为病情变化的转折点。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主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之危候,主病情恶化。

中医执业医师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药学

A1型题

1.下列各项,不属温热性能所对应作用的是:

A.温里 B.开窍

C.补火 D.温经

E.回阳

2.确定药物寒热、温凉的依据是:

A.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C.《本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D.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口尝的滋味

3.五味之中,具有泻火存阴作用的味是:

A.甘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酸味

4.外感风热,应选用药物的性味是:

A.辛,温 B.辛,凉

C.甘,寒 D.苦,寒

E.甘,温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药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药的性能-四气的作用的知识点。(2)①温热药的常见功效有:温里散寒(A错)、暖肝散结、补火助阳(C错)、温阳利水、温通经脉(D错)、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E错)。②开窍醒神(B对)属于寒凉药的常见功效。故本题选B。

2.【答案】 D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中药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药的性能-四气的知识点。(2)药物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D对)。故本题选D。

3.【答案】 D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中药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药的性能-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的知识点。(2)①苦味药有泄热、燥湿、坚阴的作用,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泻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D对)。②甘味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A错)。③咸味软坚散结、泻下通便(B错)。④辛味发散、行气、行血(C错)。⑤酸味收敛、固涩,生津止渴(E错)。故选择D选项。

4.【答案】 B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中药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药的性能-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的知识点。(2)①辛味药治疗表证,寒凉药清热解毒,故外感风热应选用辛凉药(B对)。②温味药温里散寒,治疗寒证(A错、E错)。③甘味药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不对症(C错)。④苦味药泄热、燥湿、坚阴,苦寒药常治疗里热证(D错)。故本题选B。

中医诊断学

B1型题

A.黄而黏稠,坚而成块 B.白而清稀

C.清稀而多泡沫 D.白滑而量多,易咳

E.少而黏,难咳

1.寒痰的特征是:

2.湿痰的特征是:

A.肝郁气结痰凝,或水土失调,痰气搏结

B.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

C.痰火久结,气血凝滞,疮孔不收而成

D.风热邪毒内蕴,气血壅滞,痰毒互结于颈项

E.胸膈有水饮或气体或肿物挤压气管

3.瘰疬的临床意义是:

4.气管偏移的临床意义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属寒痰。痰白滑而量多,易咳出者,属湿痰。痰黄黏稠,坚而成块者,属热痰。痰清稀而多泡沫,属风痰。痰少而黏,难于咳出者,属燥痰。

2.【答案】 D 。解析: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属寒痰。痰白滑而量多,易咳出者,属湿痰。痰黄黏稠,坚而成块者,属热痰。痰清稀而多泡沫,属风痰。痰少而黏,难于咳出者,属燥痰。

3.【答案】 B 。解析:表现为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者我们称之为瘰疬。B正确,肝郁气结痰凝,或水土失调,痰气搏结为瘿瘤A错误。痰火久结,气血凝滞,疮孔不收而成为颈瘘C错误。风热邪毒内蕴,气血壅滞,痰毒互结于颈项为项痈、颈痈D错误。胸膈有水饮或气体或肿物挤压气管为气管偏移。E错误。

4.【答案】 E 。解析:胸膈有水饮或气体或肿物挤压气管导致的临床表现我们称之为气管偏移。E正确。表现为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者我们称之为瘰疬。B错误,肝郁气结痰凝,或水土失调,痰气搏结为瘿瘤A错误。痰火久结,气血凝滞,疮孔不收而成为颈瘘C错误。风热邪毒内蕴,气血壅滞,痰毒互结于颈项为项痈、颈痈D错误。

中药学

1.治疗血热所致之痔血、便血,宜首选:

A.小蓟 B.艾叶

C.槐花 D.灶心土

E.白及

2.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3.善治血热便血、痔血及肝热目赤头痛的药物是:

A.虎杖 B.槐花

C.小蓟 D.地榆

E.大蓟

4.善治脏腑湿痰的药物是:

A.白前 B.禹白附

C.半夏 D.白芥子

E.皂荚

5.“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姜黄

E.乳香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槐花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治疗血热出血;目赤、头痛。

2.【答案】 B 。解析:川芎“上行头目”,“头痛不离川芎”,为治头痛的要药。

3.【答案】 B 。解析:虎杖入肝经,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作用,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槐花寒凉而苦降,善能清泄肝、胃、大肠之热而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小蓟与大蓟功用相同,且常配伍使用,近代还以本品治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之出血,但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治疗血淋更为多用。地榆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各种血热出血证。大蓟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

4.【答案】 C 。解析:半夏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要药。善治脏腑之湿痰。

5.【答案】 C 。解析: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呵呵,我也在找,不过好像没有免费的。

考试真题和答案国家是保密的,不会公开的。现在有所谓的真题,都是由考生记忆下来,然后汇总的。 不会像很多其他考试一样,考试过后有真题出现。

百度文库里面有2010整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汇总历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样题及答案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百日冲刺试题和答案合集6套等等。。。。。。太多了执业医师考试还是要多做真题,因为真题的重复率真的很高当年我考的时候就是做了几套练习题,成绩400多,足够过关了祝你顺利